我的網誌清單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2: 吃素是慈悲? 是愛護地球?


當某些宗教團體倡導要人們吃素,不要殺生,就說這樣是有慈悲心,是愛護地球。以直接的感想會認為這是對的,即使一般人無法做到一輩子都只吃素,也會承認這種觀念與說法是良善的。但是,吃不吃素跟殺不殺生無關。

事實上,就是現在所有的吃素者(包括虔誠宗教人士如:僧侶,尼姑等),也是天天在殺生,每吃一口食物就是在殺生,甚至每分每秒都在殺生。只是他們不認為自己在殺生。

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以動物的生命形態來看世界,而這種看法是相當封閉與落後的(但很多宗教的自我認知與從各自教義的解讀卻認為自己的宗教是跟宇宙合一的,可以對宇宙萬物有很好的解釋的)
 
連小學生都知道,這世界有動物,有植物,有礦物,也有微生物。當人們只以動物的角度看世界時,動物吃動物是殘忍的、是血淋淋的、是殺生的。
但是,所謂的吃素,就沒有殺生嗎? 難到植物就沒有生命嗎? 我們都可以感受到,當看到小動物被殺時,血從動物身上流出來,而動物死亡前的痛苦掙扎更是令人不忍。但是,植物被殺時就沒有痛苦嗎? 植物就沒有血嗎? 會不會只是血的型態不同而已?
如果真的要不殺生,是不是連植物也不要吃? 只能吃礦物而已? 就算是連植物也不吃,每天都只喝水與注射營養劑,人們還是每分每秒都在殺生的。為什麼? 因為每一個人身上到處都有微生物,它們當然是有生命的。當你穿衣服,你就已經殺死幾千或幾萬個微生物。當你站著或坐著或躺著,你也是殺死很多微生物的。只要你還活著,你就隨時隨地的會殺死許多微生物。難道你有辦法不殺生嗎?


 
至於是不是愛護地球,那更是需要以地球的角度來看(想像你自己就是地球本身),或是整個生態系統來考慮。

舉個例子: 大家一想到野狼,就想到成群的獵殺高手。如果人們認為可愛又無辜的小綿羊或小山羊被一群野狼殺死,而且被分屍與被吃到只剩骨頭,對於野狼滿嘴血跡的行為感覺太殘忍了。

如果把所有野狼都殺了,這樣是不是對小綿羊就比較好?

結果是大錯特錯 !! 國家地理頻道就曾經報導過這種事(我還留著那支影片)。在美國的國家公園就發生過把當地所有野狼全部殺光,結果造成後來的植物也活不了,連河川與河裡的生物也受影響而變的了無生機。更不用說其他的草食性動物(差不多死光了)。後來由加拿大引進49隻野狼後幾年,所有動植物都變得更繁榮與健康。因為野狼每殺一隻動物後,都會引發一連串的生物鏈與食物鏈的作用。也就是每殺生一次,就創造出更多的生命機會。這是對於那些號稱不殺生是慈悲的宗教人士的最大諷剌。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什麼是獨立思考? 省思與初試定義



何謂獨立思考?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我一直嚐試的想要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雖然有很多學院派的人會試著定義它,但總是讓我覺得不夠完整,或是沒有抓到它的精髓。如果你是學生讀者,可以用”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比較接近獨立思考的精神)Google查,會找到很多資料與書藉,但重點是__那是別人的看法,並不是你的。

「獨立思考」 之所以難以解釋,就是它的不是絕對的,而且會有因人而異或因時空背景不同而不同的現象。如果有人要你解釋「靈魂」是什麼,或什麼是「哲學」時,你會覺得很容易或有很簡短的解釋嗎?  而且,中文的「獨立思考」跟英文的 ”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還是有些不同,最主要的不同來自於你自己(看這篇文章的你)!

我對獨立思考的定義:
獨立思考必須是由個人自己發展出自己的觀察習慣與思考方式,也就是要加入一項重要因素__「了解自己」。自己才能把自己特有的觀察世界角度,解讀世界的方式,以自己最善長的表達方式(如寫作、演說、做畫、音樂、攝影…)傳達給其他人或留給後人。如果個人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天份時或不夠了解自己時,在跟其他人表達與溝通時,經常會產生溝通不良或發生誤解。



****************************
在此要先感謝為了交學校作業的學生讀者,因為我發現我的這個部落格在沒有告訴任何人,也沒有做任何宣傳的狀況下,許多學生讀者把我這篇文章的量自然的衝高到Google的第一名(當打入「獨立思考定義」時),讓我的文章能夠接觸到真正想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讀者。我要採用獨立思考的作法,我先把我目前的文章中,可能會跟學校老師出的有關「獨立思考」相關的題目,做一些整理與推薦,以節省學生們找資料的時間。

如果老師出的題目是有關「獨立思考定義」或「獨立思考重要性」或「什麼是批判性思考」等題目時,可以進一步參考下方的文章連結。或者你一直認為「獨立思考」就是「批判性思考」的人,那你一定要看下面這一篇。

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考的差別




如果老師出的題目是有關「如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或「訓練獨立思考習慣」時,可以參考下方的文章連結: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1: 多問為什麼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2: 保持好奇心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3: 訓練想像力


其他狀況:
狀況一:
如果你的老師或教授也曾上網google到這我這篇文章或找到我部落格(blog)的其他文章
狀況二:
或者你會擔心其他學生也會找到這篇文章而交出相同的答案

以上兩種狀況就會比較麻煩了。我只能建議你再看其他有關「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的幾篇文章。想辦法不要從單一文章中全部照抄,可以從不同文章中快速蒐尋後的混合方式。希望你能順利交你的作業。

另外

對於有些學生(或其他讀者)會認為,「獨立思考定義」這種主題,應該由一些著名的教授(如哲學系),或由研究腦神經科學的科學家來寫會比較有公信力與說服力。但我認為這就是獨立思考特別之處。我舉二個例子來小小顛覆這種「迷信專家與名人」的觀念與想法。

舉例一: 你應該聽過一個國際化的俗語: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或是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大部分人都不確定答案,最近也有科學家號稱已經找到答案了。但我認為我的答案比科學家還正確。

舉例二: 中文的「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也是常聽到的俗語,一般人都認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也就是「知易行難」。我認為的答案 __「知難行易」才是正確的__ 已經在自己心裡放了超過二十年了,我也可以用最簡單與容易了解的舉例就能說明清楚了,但這麼多年來還是常看到一些台灣的知名教授或知名雜誌創辦人曾在他們的文章裡寫過他們的看法。結果在我來看,名教授或名人也是對這個觀念沒有正確的了解。

對於以上兩個俗語的例子,我的說明與對「知難行易」的舉例就在下方的文章連結,請讀者看完後自行判斷對或錯。

獨立思考與俗語-1


總之,對於許多學生讀者,感謝你們的光臨。


****************************


其實

我這整個部落格的內容就是一直在解釋獨立思考是什麼與讓讀者去訓練獨立思考。是用我收集的資料與驗証結果,用我的方式來說明,讓你用你的角度去看,去試著找到你自己的獨立思考方式。部落格的文章中會有很多問題你可能有想過,但沒更一步深入思考,也有很多你一定沒有想過,而我也還沒有答案(可能也不需要有答案),但可以打開你的思考習慣與範圍,讓你進入一個更寬廣的世界。


獨立思考是否可以是與生俱來的? 我目前還沒找到有人在做此研究,但至少我本人就不是天生的。小時候到大部份的學生時代,我都是只記住別人給我的答案,雖然不一定都懂,但我都會先試著記住。我是經過多年的問別人問題 - 問自己很多問題,而且在一直找不到答案情況下,把問題放在心裡蘊釀。久而久之,有些問題像是樹藤一樣,會跟生活的一些事情糾纏、連結,而問題之間也會自己互相的搭在一起。在日後某些事件的觸發,造成更多的思緒,對某些問題會有更強的求知慾,有時會像是靈光一閃,好像多年問題的答案呼之欲出般,但如果當時的情境沒有讓我能安靜獨處,把各種事情的原委整理一遍,有些問題也會繼續埋藏心中。但卻是以更大的種子,更多基因交換後的種子,埋在更廣、更深的心田中,等待日後知識與經驗的養份培育,重新再發芽與成長,再度開枝散葉,再與其他問題的糾纏。雖然很多問題還是沒有答案,卻能以更深層的體會與領悟出生活中種種事件的模式與可能原因,慢慢的可以預測出有些事情的可能發展方向,或某些人的反應方式、行為與決定。

不過,從多年的實際體驗與思索,我認為獨立思考的人必須學會長期觀察人或事物,與對未知的事件保有好奇心,能忍受不確定的空白地帶,對問題的各種可能都不急著給答案(或者說是讓問題沉澱一陣子,像是讓水杯裡的雜質沉澱後,才能看清楚)。當你經常在意某些問題時,人的大腦會自動從經驗與記憶中蒐尋解答,如果能保有不確定的空白或保存疑問,潛意識會在日後引導你在現實世界中找出可能的線索,自己也可能會有興趣或不自覺的去學某些跟問題相關的專業或學問。經常很多人碰到問題與事件,就以原來的經驗與認知就驟下結論,而造成不正確的觀念或成為偏見。現實世界的問題不像是數學問題般,會有著絕對的解答。有時同一個問題或事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不一致或甚至是相反的答案,而在事件當時的各個時空背景來看時,兩個不一致的答案在事件發生當時可能都成立。(可見下方「附註二」的例子解釋)

雖然我說我不是天生就有獨立思考的,因為我小時候(12歲以前)是有一點自閉且害羞(連較不常見的親戚來我家時,我都會躲在房間裡,不敢出來見人),而且在讀國小、國中時還常被霸凌與勒索,但我的確會比一般人有愛胡思亂想與質問現狀,甚至到後來發展到敢挑戰權威的特質。
如果要回想何時我開始有獨立思考傾向的,應該是從學生時期(高中以後)! 記得我自己常會不自覺的跳出來看現狀,以旁人角度觀察身旁的人、事、物。就連在與好友、同學在一齊聊天聊得正起勁時,自己也會突然安靜下來,看看週圍的人而心理卻想著一些奇怪的問題如: 這些就是我所認識的人,是因為我的個性與喜好而造成我跟他們比較要好嗎? 為什今天決定要在這裡聚會? 為什麼話題總是八卦最多? 我未來還是會跟他們繼續在一起嗎?

就這樣,養成在心裡問很多問題的習慣後,也慢慢的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出來了。



**在此稍微叉題一下,也讓讀者的你了解一點點我是什麼個性與生長環境才會有現在想寫獨立思考的原因。舉一些例子。一個有極高天份的人所留下的遺作,後人真的不會誤解嗎? 像孔子的思想經由少數的文獻流傳下來,由後代的「專家」去解讀,但這真是孔子自己的想法嗎? 別忘了,思想的研究就像宗教的研究,都是從各種古老的文獻去拼湊出來的,而宗教的教義就被科學多次証明是錯誤的(如聖經的創世紀就被基因科學証明是錯誤的),而當初伽立略(Galileo)雖然用科學證明了事實,卻也曾因此被教會迫害,只因為違反了當初教會所深信與倡導的世界觀。又如孫中山對民主制度的想法,雖因他是近代人而著作與演說也保留比較完整,但一變成政治宣傳工具時,以前「國父思想」、「三民主義」等聯考考題,如果由孫中山本人自己來考,也無法考滿分的。(可參考下方「附註一」的延申說明與証明)**




附註一:
當我還是學生時,就經常懷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比較差。對於學校的智力測驗老是考到88~93之間。但到了聯考的重考那一年,我就深深的覺得是整個教育制度的偏差與鑽牛角尖。
當我還是學生時,就強烈的認為我們教的很多內容都是被誤導的。
歷史(近代史)是小說: 歷史上總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國民黨卻老是把中國近代歷史說成自己是正宗,共產黨則是匪。劉備也變成正宗,越王勾踐也是正宗,田單復國也是正宗。
地理則是歷史: 國民黨在1949年從大陸徹退到台灣,但外蒙古獨立卻是在1911年。而到現在為止,在台灣的很多書店都還可以買到中華民國的地圖是所謂的"美麗的秋海棠"。而現實世界的大陸卻早已是"老母雞"了。不管外蒙古獨立的過程與受國際認定的時間,都是在國民黨從大陸徹退到台灣之前發生,但國民黨的教育就是愚民政策,國民黨自己也做一隻把頭藏在沙中的駝鳥。
三民主義(國父思想)則成為聖經:當學校把聖經拿來當申論題考時,沒有一個人可以得滿分的。當時的聯考有考三民主義,也一定是有考申論題,也一定是沒有人可以得滿分的。因為只有出題的「專家」才可以決定什麼才是滿分。當時我就說:「就算是孫中山從墳墓裡爬出來,也不可能考滿分的」。即便理智上了解,要証明這件事是不可能的(因為孫中山已死了),但我還是打從心底相信這件事,甚至到後來看到「回到未來」這部電影時(這時已經畢業很久了),都還會聯想到_如果我把三民主義的考題,坐著時光機器的車回到孫中山剛寫完三民主義的年代,給他考這考題,也一定無法讓出題的老師給100分的。果然,從看到「回到未來」電影二十年後的現在,從商業週刊的1079期中,看到侯文詠跟童子賢說,他有篇文章被收錄到國中的教科書裡,結果學校考試寫這篇文章的含義,他把小孩的考卷拿來寫,侯文詠自己竟然只得到八十多分,侯文詠小孩的同學有去補習的考得比侯文詠還高分!! 這種教育方式與思維果然毒害人心夠深。而且,原來理智上以為不可能証明的事,竟然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証明 !! (証明到的論點是: 由「專家」從某作者的文章去出題目考學生時,但如果由原著作者去回答「專家」所出的題目時,也是無法得到100分,「專家」反而比原著作者更懂文章的原意與精神。)



附註二:
有什麼事會在不同時空下是不同的答案,但在各別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卻各自是成立的?

舉個例子: 你對什麼食物(或菜色)是好吃的,你自己應該很確定吧? 你的味覺喜好是不會騙你的吧? 如果一個食物是你愛吃的,如果煮得太淡,你會覺得不好吃,煮得太鹹,你也會覺得不好吃的,對吧?
但是,同一道菜色由台灣廚師煮好後,先由台灣人試吃,台灣人覺得很好吃時,但如果再由大陸人來吃,大陸人會覺得太淡了,沒味道,不好吃。
相反的,同一道菜色由大陸廚師煮好後,先由大陸人試吃,大陸人覺得很好吃時,但如果再由台灣人來吃,台灣人會覺得太鹹了,不好吃。
相信很多台灣人在幾年前台灣剛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時,會有很多上述的經驗。大陸很多人的口味是比台灣人重的。但你如果有問台灣比較老一輩的人,問他們三十年前(或更早)的台灣人的口味,其實也是比較重口味的。我自己就記得小時候(也是三十年前)我媽煮給我們的菜色都比較重的,因為我爸是煤礦工,每天流汗很多,而且食物不多,身體自然會喜歡吃鹹一點的食物與菜色。其實那時候的台灣人也大部分是從事比較靠勞力的工作,台灣在夏天也是很容易流汗的,所以很多早期的台灣人都比較喜歡鹹一點的口味,但當時大家都習以為常,不會認為太鹹了。但多年後,台灣生活水平提高後,比較注重健康,煮太鹹會比較有高血壓,所以越來越多人把菜越煮越清淡,到現在的台灣人就比以前習慣吃淡一點的食物(菜色)了。
所以,以前吃比較鹹時,在當時是對的(因為身體也需要,所以不太會影響健康)。而現在吃比較淡的,也是對的,因為食物變多了,從事勞力的人也可從很多食物得到身体需要的養份。

獨立思考與傳播媒體-1

電視或網路經常會出現一些比較聳動的主題,而且很多是從所謂的科學家、醫生或科學雜誌發表的,但不代表這些新聞就是正確的。
舉個高難度的例子:
台灣的商業週刊在八月份(2010/08/18刊在yahoo台灣網頁)引用NewScientist的報導指出: 美國國家太陽觀測室科學家潘恩,他用模型預測,「到二○一五年,太陽黑子可能完全消失,」屆時如《新科學家》雜誌所言,「可能給人類帶來一個新的『小冰河時期』。」
一般人看了會覺得蠻難過的(yahoo網頁的統計也是看完後覺得難過的最高),但如果以獨立思考的角度出發,這則新聞實在很有可議之處。
因為太陽已經有約45億年(有些估70億年)了,在人類在開始觀察太陽黑子活動的週期也不過從1755年才開始,到今年2011年也不過累積觀察256年歷史而已。想想看,只佔太陽生命的256/45億的日期就想斷定接下來太陽會有什麼現象? 這就好像一個陌生人只見到你140秒就能判定你下一步的舉動一樣可笑。為什麼是140秒? 因為人類壽命約80歲,換成秒會有25億秒。跟太陽的年齡比較後,255年的觀察期,就如同140秒對一個人的觀察。我們的科學家對於自己居住的地球,連自己可以親身經歷的地震都無法預測,竟然敢去預測只能用望遠鏡觀察的太陽 !!

我不是天文學家也不是科學家,但只要有基本的數學推理與邏輯判斷能力,再加一些些好奇心與跨領域的連結能力與習慣,你也做得到。不過,對於剛開始學習與練習獨立思考的人來說,這個例子是比較高難度的沒錯。

獨立思考與宗教信仰-1

宗教相關的議題是部份人不願意用科學的角度來討論的。但如果願意用獨立思考的角度來練習,以下三種情形的例子,是可以進一步來思考與討論的。
  1. 祈禱有用嗎? 科學家無法証明宗教強調的生之前的世界與死之後的世界,或有沒有神存在的問題,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宗教或問問題時,就有一個可以証明的角度。在許多空難或如911事件的遇難人員中,有很大比例是有信仰的(如基督教或天主教)。到飛機尚未落地或雙子星大樓未倒下之前,一定有很多人跟上帝祈禱的。而這時的祈禱絕對是最重要與最真誠的,而且一定是祈禱要上帝給予活下去的機會。但結果呢? 雖然這不能証明沒有上帝存在,但可以証明祈禱不一定有用,而且從很多事實上看,祈禱沒有效果的機率遠大於有效果的機率,那就可以証明,祈禱這種與上帝「溝通」或「對話」的方式沒有用,因為跟中樂透的機率差不多(或更小)。就算上帝是存在的,但上帝未必會呼應你的祈禱時,你要如何有可証明的方式去說服別人(或異教徒),你所信仰的上帝是會「理會你」的? 或你信的宗教有沒有用處(如果真心祈禱一萬次),而你的上帝一次也沒有幫你,這種宗教有必要存在嗎? 這個証明的問題變成由個別宗教必須去証明的,而不再是由科學家去証明有沒有神這件事。
  2. 媽祖廟的國運籤: 在最近幾年的農曆大年初四後電視新聞中常有報導,會常有報導到四間的媽祖廟都有求國運籤(我就有特別去買2012年1月26日,農曆大年初四的蘋果日報,其中就同時刊出四間媽祖廟的不同國運籤結果,我還拍下照片存到電腦,新聞雖有報導,但沒有或不敢深入討論與追蹤),但四個媽祖廟的國運籤都不同,難道是媽祖有「神格分裂」嗎? 不可能的,只有普通人會有人格分裂,神明是不會犯錯的。唯一的解釋就是至少其中三家廟沒有媽祖在裡面,是假的。甚至是四間廟都是假的,但這要如何証明,或請四間廟自我解釋?
  3. 拜拜的擲筊: 在台灣的許多廟裡,很多人都會用擲筊的方式來跟神明請求各種事,如果用擲筊出現聖筊的機率來証明神是否有在某間廟裡(如果要考慮到人性,可以先不要去証明有沒有神明存在這件事,而是問神在不在這間廟裡,或回不回應信眾來証明),可以先請幾十個人,每人先問神明願不願意給連續二十個聖筊來証明神明願不願意與信眾有互動或回應信眾。如果神明願意了(通常一開始問神明,只要出現一個聖筊就算神明同意這種証明方式了,這這跟一般人問神明的方式是一樣的),就開始連續擲筊。只要在其中有一個沒有聖筊,就表示,神明不願回應,或根本沒有神明。(通常人性只願意承認神明不在或不回應,而不願說是沒有神明)。因為神明在先前就同意這個約定(第一個聖筊就表示同意用連續二十個聖筊來証明),而且相信神明的人,應該也相信神明可以輕易「控制」每一個擲筊的結果,但事實上與理智上,一般人就算沒有學過數學「或然率」的人,也都知道要出現連續二十個聖筊的機率是非常低的。所以,當很多人都在第一次擲筊出現聖筊(神明同意了),但卻沒有一個人可以連續完成二十個聖筊時,廟方人員要如何解釋這種事呢? (以或然率問題來講,這種問神明的方式有點邏輯上的問題,但這就是要你去思考的地方了。因為本來用擲筊去問神明,中間可以模糊的地方就是問神明問題的方式與對擲筊結果的解釋方式了)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1 「想要」與「一定要」的差別:





「想要」的大部分是慾望,而「一定要」的很可能是你的夢想或生命目標。那一個容易達到? 大部份是「想要」,但想要的很容易因環境影響而變來變去。而「一定要」的事可能會花很多年的努力才可能達成,只要一達成,那種成就感就是令人終生難忘的,而且很可能人生(或人生觀)已經進入另一個境界了。要區分想要與一定要,可以舉幾個例子:

想要:
LV包包、保健食品(變廋或皮膚變白)、高檔美食、可以很High的聚會或party或演唱會等等。這些都是個人的慾望,有些是受朋友影響(死黨們都有,我當然也要有),有些是受電視、廣告、網路等媒體的影響,有些是無聊又需要找些事讓平常的壓力或不爽有出口(像是青少年、學生等會去追星、辦Home party或音樂祭等)

一定要:
成為企業家、開一系列的連鎖咖啡館、環遊世界、學好英文等等。

但光是從列在「想要」或「一定要」的項目來看,是無法正確去區分的,必須要更進一步的說明。
 
以學好英文來說,很多人都「想要」學好英文,但學很多年了,還一直學不好。很多人會聯想到各種原因如沒有時間、沒有環境(好像出國遊學後就會學的好)、沒有錢去補習、沒有外國人朋友或會講英文的親戚等等。

但如果學好英文是變成「一定要」的呢? 或者是更精確的說: 學好英文是自己要在這一生中完成的人生目標或夢想時呢? 這時候就會真正的去找出最適合自己學好英文的方法,而且要越早達到越好(等到七十歲了,還在學英文時,這是自己要的人生目標嗎?)

「一定要」是有決心的、有毅力的、會去嚐試各種方法的、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當學好英文是變成「一定要」時,最常去的地方會不一樣,最常交往的朋友也會不一樣。
為什麼?
因為決心學好英文時,你一定會去看其他成功人士如何學英文(從他們的書或演講),也會去問一些跟你有相似背景的人是如何學好英文的。相似背景指的是: 此人不是出生在國外的ABC,也不是在學生時代就對英文有興趣,尤其是在就業後或結婚且又有小孩後才重頭開始學起的,而且又能把英文學好的例子。當你去收集與研究越多人如何學好英文時,你越會發現一些共同的現象會出來。那就是你自動會把學好英文這件事,放在你日常生活中的相當高的位置,不管是優先順序或重要性。
舉個例子:
如果你平常假日的活動是與好朋友去逛街、喝下午茶時,你會慢慢開始發現逛街是很浪費時間的,因為從其他人的經驗中提到,學好英文的訣竅之一就是要密集學習。如果你的好友也「想要」學好英文時,一開始的活動可能是照常去逛街,逛累了再去一齊去喝下午茶,同時也帶英文去看與討論英文(但三不五時會自動變成聊天與八卦)。但沒多久後,如果你的好友對學好英文這件事還是停留在「想要」的階段時,慢慢會被你「一定要」學好英文的威力給嚇跑了。你的好友除了「想要」學好英文、還「想要」去聽偶像的演唱會、「想要」去吃剛開幕又有打五折的蛋糕、「想要」去參加音樂祭來high一整晚呢! 但是你卻「一定要」找她去書店買一本好的英文文法書、「一定要」先把預定要看的英文雜誌看完後才能跟她去買衣服、打電話或是在一起聊天時「一定要」扯到去問這句中文的英文要如何說? 那句英文要如何翻譯等等。漸漸的,你的好友會抱怨你的生活不能都只繞著英文打轉,生活的樂趣也必須要兼顧才行。但你可能會回答她: “ 可是你不覺得學英文本身就很有趣嗎? 生活中到處都可以學英文,而且英文是另一種文化與思考方式,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我們自己與生活方式嗎? ” (有這種情形時,表示你的英文學習已經進入到飛速進步的階段了)
這時候,你那個還停留在「想要」學好英文的好友就會開始少跟你聯絡,有可能覺得你無藥可醫了,或是認為你的毅力值得佩服(但無法認同你放棄其他的生活樂趣)。這時候,「想要」與「一定要」的區別就自動出現了。「想要」的事會因受其他人或媒體影響而經常變動,而且數量會比較多。而「一定要」卻只有少數幾種,而且是經常不變(變的是方法,不變的是目標),或持續很久的。

重要的是,也是剛開始時最困難的是: 做「一定要」的事,是要學會去犧性或放棄一些「想要」的事。畢竟每個人都是只有24小時,只有一輩子。放棄一些不必要的慾望,可以換來人生夢想的實現,為何不去做呢 ?



附註: 這一篇比較是觀念進階版的。而觀念基本版的是很多人也應該聽過的: 「想要」與「需要」的差別,而這個差別在告訴別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通常是擁有正確理財觀念的家長在教小孩理財觀念的第一課)。但克制欲望只是變有錢的最基本的第一步而已。如果想加強變有錢的觀念,可以看我的另一篇(也是觀念基本版):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3:「愛錢」與「愛花錢」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