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7: 「了解」與「体會」的差別



如果讀者之前已經先看過這個部落格的其他文章,我想讀者就應該比較會有想要「培養獨立思考」,或想更「了解自己」或想「往自己的夢想前進」。但不管原因是那個,這三個可能原因的共通點就是想要「改變」。
改變不是單單看完文章後把內容理解了就可以了。改變是要持續多想想跟原來不一樣的想法與觀念,再多做做跟原來不一樣的事,然後要強迫自己過跟原來不一樣的生活習慣,連續21天後就可以改變原來的習慣了。關於改變需要的這21天是心理學界常講的數字,雖然是有些實驗數據支持這個數字,但我的經驗卻是,只要觀念先改了後,不用到7天就可以改變了!
我覺得這其中的最大差異就是要先學會「体會改變後」的感受能力。也就是說先去想像與相信自己經改變成你要成為的人後,你會產生的思考或反應方式、說話方式與生活方式。( **註一)

**註一: 這種用「想像」或「相信」自己可以,就真的可以幫助自己改變,是有科學實驗根據的,可以看TED的這個影片:
http://www.ted.com/talks/lang/zh-tw/amy_cuddy_your_body_language_shapes_who_you_are.html


大家都知道的「了解」,事實上還是以個人原來的認知與用相同角度解讀事情的慣性,所以一般人所認知的「了解」跟傳達者對方的角度與深刻度,或事物原來的真相與全面性,經常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要讓一個人把新觀念更穩固的深植在腦中,「体會」要比「了解」更有效。我先用一些簡單的事例來說明「体會」是什麼。

有一句俗語說: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如果這個水只是一般的自來水或開水,那你可以很容易想像與体會出來,因為你有很多經驗了。但如果這個水是南極數萬年冰川所融化後的水呢? 如果有喝過的人想要跟你形容那種沁涼、甘甜又充滿礦物質的純淨口感時,你還很容易体會出來嗎?

也有另一個俗語:手抱孩兒懷母恩。
很多女生在自己有了小孩後才能對母親的辛苦有更深刻的体會。但為什麼明明在自己生小孩之前就已經聽過這個俗語很多次了,也明明「了解」當母親很辛苦了,但為什麼就一定要親自經歷過生產與養育過程後才能真正体會到?


愛情也是一種必須親自体會的事。相信很多人在自己体會過愛情之前,就已經先看過很多愛情文藝小說或電影與電視劇。但只有個人實際的体會才能把自己獨特的經驗與所愛對方共同經歷過的人、事、地、物在自己大腦裡有強烈的連結。如果是深愛過又失去對方時,任何可以引起想到對方的事與物都會造成很大情緒反應。所以愛情這件事,對於大腦的理性與情感記憶來說,是相當強烈與全面性的体驗與連結。沒有愛過的人,可以說他「了解」愛情嗎?


我這一篇主要就是要讓讀者可以增加「体會」的能力,也就是增加改變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與深刻度的能力與機率。
而這「体會」的能力主要是由「想像力」與「站在別人角度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英文講的 "wear other people's shoes")兩種能力與習慣的總合。



人類高於其他物種是因為有思考與想像能力,但其實絕大部分人的實際生活還是一直依循舊習慣與舊認知來做日常生活中的決定,是跟大部分其他物種一樣照著慣性過生活的動物。如果要快速改變動物(如小白鼠)原來的認知與慣性,科學家可以用非常激烈的做法如電擊法,讓動物因駭怕電擊的痛苦而改變原來的慣性。但對於人類,我想要用比較有「情緒感受性」的文章來讓讀者有反應,進而更深入的衝擊與去思考一些原來的想法與看法。


「了解」是理智的部分,「体會」是情感部分。如果我舉一些事例會讓你理智與情感同時都挑動與激發起來時,看看你的理智會戰勝你的情感? 還是你的情感會壓過你的理智?

舉女人生小孩後的坐月子來說。很多國家的人都沒有坐月子的觀念與習俗,但為何中國文化中就一定要女人在生完小孩後坐月子? 好像沒坐好月子的女人,以後身体會有很大的問題一樣。如果我讓讀者去看李小龍的電影後,再把這個坐月子的問題挑起。我要是去問一個喜歡李小龍電影的女生: 我們不喜歡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但為何很多中國與台灣的女人自願成為「東亞病婦」呢? 很多人聽到這種說法會很不高興,但仔細想一下,為何很多其他國家的女人一樣是生小孩,經過數千數萬年來,為何他們沒有坐月子,還是可以讓自己相當健康呢? 如果中國女人相信一定在生產後要好好坐月子才不會讓身体變差,那在跟其他國家的女人比較起來,不就成為「東亞病婦」了嗎?

看到這裡的讀者,請先停一下,想一下,也感受一下。尤其是女性讀者又相信坐月子這件事的人,更要讓「理智」與「情感」交互作用一下。

如果你很快的就想到一個結論如: 這是國情不同,或者說是人種不同所以体質也不同。

我可以很明白的告訴你,這是你情緒性的立即反應,你沒有經過理智的思考與沉澱,就先草草的給出結論。
雖然我不是女生,但我對坐月子這件事的好奇心,從我讀國中時就開始有了。這麼多年來,我已經蒐集很多的資料,再加上我去過很多國家也曾與很多國家的男人與女人介紹坐月子與討論過這件事,其他國家的人也很驚訝與好奇為何中國女生要這麼麻煩自己或限制自己。

我在這裡不討論太多有關坐月子的事。我舉坐月子的例子是要讓讀者實際去比較「了解」與「体會」的差別。然後讓讀者去測試自己是「理智」,還是「情感」在主導自己的思考習慣。



再舉個更強烈且有道德爭議性的話題(對很多人來說,也是禁忌的話題)。

如果將來的世界,因為科技進步了,可以製造出各種複製人, 他們沒有人類般可以思考的能力,但可以有如青蛙般的基本生理機能。比較有錢的男人們可以訂購自己的性伴侶複製人,不管臉型、皮膚、身材各部分等都可以事先訂製,然後養在家裡自己隨時可以使用。比較沒有錢的男人可以到複製人妓院去找自己喜歡且幾乎完美的女性複製人去解決自己的性需求。

女生聽到這種想法是會非常生氣且不能接受的。但先不用太生氣,我會想講這個話題是因為我發覺現代的很多女生的生活已經非常自由與享受了,而且常把自己既有的享受視為理所當然,而很多時候可能會讓男生很騷擾與難受而不自知。
先讓女生有點感受性的例子。例如,如果一個女生非常喜歡喝咖啡與吃蛋糕,但你把一杯剛煮好的且是這個女生最喜歡的咖啡端到他前面,再加上她最喜歡的蛋糕,就在他面前喝起來與吃起來。但這個女生只能看,只能聞,但不能吃也不能喝。這個女生會不會很生氣與難受? 我想大家都知道。現在台灣社會看起來非常開放,但男生性生理需求的滿足卻不能像女生去買咖啡般的容易。女生可能認為,男生可以看A片自慰或到妓院或酒店去找女人滿足性需求,但台灣的實際狀況很多男生都很清楚,而很多女生卻完全不了解。這種需要体會的事,我無法更進一步的解釋,因為就算把最難喝的三合一咖啡去比喻成男生自慰,而最好喝的頂級咖啡去比喻成與美女上床,這樣也是無法形容那其中巨大差異與無法滿足的感受。很多男生在這方面的不滿足是會長期累積的,總有一天需要宣泄的!! 我覺得,這也是跟台灣社會有很多性侵案例(小到襲胸,大到強姦)有關連。

這篇是討論「了解」與「体會」的差別。大家都知道,要把「体會」解釋的清楚是很難的。我舉這種例子是比較容易引起爭議的,而且在台灣社會還是很少人願意公開來談性問題的。我不是故意要找女生麻煩,但這是個很好的例子,同時,我也要強調的是讓女生更進一步思考的一些事情。同時保護女生自己,也讓台灣社會更成熟與安定。

女生常說男生不知道女生生小孩的痛,但女生也經常不知道自己或其他女生在何種狀況下會引發男生的性衝動。上面讓女生只能看不能喝咖啡的例子就是要讓女生稍微感受一下,當你把這種難受與生氣再乘上五到十倍(不同男生在不同時候會有不同反應),就可以大概的了解與「体會」男生被挑起性慾後,但無處宣泄時的感受。

想像一下,如果未來的科技可以有一種隨身攜帶的裝置,可以偵測與完全解讀對方的生理與心理感受與反應。如果女生在遇到心儀的大帥哥,當自己的某些動作或微笑,可以讓帥哥有好感,偵測到時,女生自己可能會很高興。如果再有一些稍微性暗示(如閉單眼翹唇或手往自己腰臀滑過時),有成功挑起一點點帥哥的性欲時,偵測到後自己可能也會很高興。但如果用這個裝置也去偵測一些很醜的宅男或流浪漢時,女生才會更進一步感受到,自己經常在不知不覺中,其實已經引起一些男生的性欲望了。再加上如果女生一直強調自己身体的自主權,自己有選擇自己穿衣喜好與權利,而自己可以隨興穿的很性感或曝露時,其實會讓女生自己更危險。如果再用這裝置,當女生穿的很性感而且在夜間燈光昏暗的路上一個人走時,同時去偵測到路過一些不同類型的男生時,就可以知道很多男生的性欲望被挑起的原因與強烈程度,是遠非一般女生可以理解的。而且也可以「体會」到,自己身体自主權很重要,但如何不要去刺激某些男生非常強烈的性慾望會更重要,而且對女生自己也更安全。
有些男生的性慾是比一般男人強烈很多的,如果社會沒有一個正常的性生理需求的解決管道,女生只照著自己的認知與喜好去穿性感的衣服,其實是在製造很多社會上不定時的炸彈。
如果再把其他國家的因素加進去思考,很多人會發現在一些國家的人民對性的態度越開放,當地性犯罪率卻越少。例如地理上比較寒冷的國家如挪威,丹麥或荷蘭等,這些國家的人民與政府對性是相當開放的。在荷蘭我曾到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紅燈區實際參觀當地的櫥窗女郎的性工作者與她們顧客間的「交易前」狀況(正在交易時是有把窗簾拉上),也曾在挪威卑爾根(Bergen)出境機場大廳上的唯一書店裡( **註二),一大面的開放雜誌區全部都是情色雜誌(約有五十種),每一本都是讓機場旅客隨意觀看(如下方照片的兩個箭頭所指的區域),而且很多本的內容都完全是成人版的(也就是男女身上全部過程與細節都看得到)。想想看,在國家門面的機場大廳內提供的服務項目中,性的相關服務跟咖啡的服務是同樣的自然,但這些國家的性犯罪率是相當低的。
**註二: 我是2002年10月去的,Bergen出境機場是相當小的,沒有像其他機場有很多免稅商店與禮品店可以逛,下方照片看到的部分差不多就是在出海關後等飛機的無聊時刻中,全部可以打發時間用的活動範圍,所以一般人很難不會去注意到那一大片情色雜誌牆的 !!
上面坐月子與性感受的兩個例子都好像對女生比較不友善,但這兩個例子都可以很容易引起讀者的情緒反應。這也是我想要讓讀者(如果是女性讀者更好),可以試著去想像一些情境,然後再與理智思考的對比。當你會更廣泛的思考與學會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時,你要擁抱新觀念或改變自己時也越容易。
同時,不管你是想要「培養獨立思考」,或想更「了解自己」或想「往自己的夢想前進」時,試著從自認為的「了解」程度進階到「体會」的深度與廣度,你會發覺轉個念頭後的你會更有自信。而且對你來說,這個「新的世界」是更寬廣與多彩多姿的。










***************************************************
關於「觀眾席人生」文章最後的電視廣告迷題,我的看法(解答)是:

很多男生平常開車是被老婆或女朋當成司機在使用的,經常去載老婆或女友的同時,也會載到老婆(或女友)的朋友一起搭便車。然後,兩個女生就一直在後面嘰哩呱啦的一直講話。對男生來講,女生常聊的話題如化粧品,衣服等等內容,真的很難理解為什麼可以講得這麼開心。男生就常會有要逃離現實環境的幻想,有時很想要用「甩尾」的方式讓兩個女人閉嘴,同時,也想逃離到海邊或湖邊去享受一下安靜的釣魚時光。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Livina廣告跟福斯汽車(VW)的另一個廣告很相似的感覺,讀者可以比較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JUeYsMG1qA

另外,有一個汽車廣告也讓很多人都看不懂,我的解答也讓所有看不懂的人都同意,他們都覺得我講的有道理。
但我先不給我的看法,要讓讀者先想想看。廣告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dPfJ1zp7x8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獨立思考之往夢想前進系列-2: 了解自己

前言: 這是往夢想前進系列第2篇,尚未看第一篇的讀者,請連結:
" 獨立思考之往夢想前進系列-1: 兩種完成夢想的故事 "




是時候了嗎?
是該跟自己好好對話了嗎?


會讓一般人去認真思考「了解自己」或「人生夢想」這兩個重要問題的時刻,竟是最常發生在一個人得到絕症(如癌症末期)的時候! 因為人性通常是要真正面臨重大事件或決定時,一個人才會真正的去想這一生中最重要,但卻不那麼緊急的事情。
而有一部分人是在第一次要進入就業市場時(如大學畢業),才會開始認真的去思考這兩個問題。如果有幸出生在一些有正確觀念父母的小孩,可以在非常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天賦,也有可能很小就開始認真思考自己將來要達成的夢想。但在台灣的教育方式與環境下,這種幸運的人是非常少的。


不過,如果你現在還很年輕,也願意花時間多了解自己,你往你夢想前進的路就有一個好的開始。而其實,如果你願意,任何一天都可以試著在靜靜的夜裡聽聽音樂,一個人在房間裡來回走走,想想你的過去曾經自豪或最難以忘記的事件,再想想你不久後可能的將來,也更要想像當你人生走到最後終點時的回顧。然後再試試把你的過去與最希望變成的未來做一連結,還有中間你需要做到的事情會有那些? 再把它們一一列出來,給你自己做參考與日後的比對。你現在的夢想或你對自己的了解,可能都會在不久後再做修正,這是很正常的。很難遇到會有人在第一次想這兩個題目時,就馬上會有確定答案的。


這篇是講「獨立思考」、「夢想」與「了解自己
請你打開你的左腦去思考,同時也要打開右腦去感受,而最重要的是要誠心的面對你內心深處那個「真實的你」。
  • 當你在不受外界影響時,內心最深處的渴望是什麼?

  • 假如,你在某一天知道自己得到癌症末期而將不久人世時,你最希望在你這一輩子已經達到的夢想是什麼?

很顯然,「了解自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而每個人的「夢想」也都不大一樣,所以這一篇可以幫助讀者的,就是用不同角度與各種不同的問法,讓讀者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去接近自己的內心深處,那裡放著有你的夢想、你的天賦與你追求的決心。


先用一種比較淺顯的問法來做初步練習: 不知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在很年輕時候就可以發現自己的天賦,同時確定自己一輩子就是要做這種事業的熱情,這樣會不會很幸福?

你會是想要像電影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在高中還沒畢業時就發現自己對電影的熱情,而敢混進電影拍片現場去學習一切與電影有關的事,而後完成自己拍電影的夢想? 我相信,很多人當然都很願意。
但如果加一些負面因素時,例如你願意像流行音樂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在小時候就已經是展現出歌唱與表演的天賦,而且畢生把音樂與舞蹈創造出一世代的傳奇,但會有失去童年的歡樂與無法像正常人的成長過程,而且又有經常打罵的父親所帶來的壓力。這樣有得又有失的一生,你還願意嗎?


對於上面兩個問題,你的答案或選擇並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好或壞,只要你真心想過你要的是什麼就好了。


如何找到或確定自己的夢想?
這問題比較難,但很值得花心思去想。


這篇是「獨立思考之往夢想前進系列」的第二篇,我會預想你已經看過第一篇了,所以我可以用我當初在深思是否要放棄一般人選擇的生活,而選擇決心往小時候夢想前進時,內心曾經問自己的幾種問題與不同問法給讀者參考。
  • 如果我每天起床,都可以很高興的去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同時也是自己最擅長的事。更好的是,做這些事是可以給我超出我預期的收入或財富,而且很多人也很喜歡甚至感謝我所做的事。這樣的人生,是不是最美好的?
  • 從反面排除法也可以接近我的天賦與熱情。如果我很確定我不喜歡做什麼事或從事某些職業,想一想為什麼我會不喜歡然後從我不喜歡做某些事的原因中,可能可以反推到我會喜歡做什麼事,而一個人的天賦與熱情經常就是他喜歡的事或擅長的事。
  • 如何確定我的夢想沒有到受別人影響? 我現在所謂的夢想,是父母或社會大眾給的期待,還是真正屬於我的天賦與熱情所產生的?

對於上面第三個有劃底線的問題,我要特別提出來討論,因為跟我成長環境最大不同的是,近十幾年來,電視媒体已經滲透入人心與改變人們觀念非常嚴重了(也就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的事--被洗腦)


當一般人很容易聯想到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時。請小心! 這喜歡做的事可能是因為最近流行的事,或電視媒体常報導的事。如果你認為你喜歡的事,當一直都沒人注意時或甚至別人都不看好時,你是否一個人還可以一樣堅持或做得很投入?你現在或小時候的夢想,是不是真的從你內心深處發出的? 還是你看了電視後而受影響的?


現在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的人,大部分都是看電視長大的,受電視影響的比例相當大。在你思考你的夢想形成的原因時,要把電視的影響因素也考慮進去。而現在年輕人從網路世界有更多的剌激與影響,當年輕人思考要確定人生夢想時,也是要把網路影響考慮進去。

例如,當你看到Lady Gaga的成功故事,你也大受感動,而且你自認為你也很喜歡音樂與表演,然後你也想照著她的模式,開始往音樂創作、歌唱、舞蹈或表演事業前進。那麼,你可能要再多想一想了。第一,全世界跟你有相同想法的年輕人多如牛毛(至少有數十萬人)第二,電視或網路( YouTube)可以真正長久成名,例如在五年後還能在世界民眾心理上佔有一些份量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最近媒体過量的炒作所謂的「素人」夢想成真的節目,而通常不會對同一個素人做持續的訪問或追蹤,因為要維持節目的新鮮感與收視率。除非這個素人是真的有明星級的實力,才能長久在人們心目中佔有一席之地。


如果你對電視電影等表演事業真的有天賦與熱情,不會因為Lady Gaga出現後,你才想要去表演。要是你在讀小學之前就真的很愛在親戚長輩面前表演或歌唱,而且「經常」在表演過後很多天了,還會被親戚長輩們「主動提起」與讚賞,那你的表演或歌唱才真的比較有天份。但如果是在你表演當下或剛表演完後,你受到很多鼓勵與讚美,但表演過後的幾天,完全沒有人再提起與讚賞你,那你就不要太高興或自以為你很有表演或歌唱的天賦 ! 你的長輩們可能是不想傷你幼小的心靈或不想給你父母沒面子才當場稱讚你的。


再舉例如最近幾年在台灣常看到一些現象,許多國中生或高中生常一群一群的聚集在一些共公場合在練排舞或準備街舞大賽。這在我學生時代時是不會有這麼多人去做這種事。我曾經花一些時間去觀察他們練舞時的動作與對話,我發覺絕大部分的學生並不是真的懂跳排舞或對跳街舞是有天份的。從我觀察的幾組學生群中發現,他們是真的不懂跳舞的(很多人連音樂節奏都抓不好),而只是生硬的想要排出他們自認為好看的動作而已。我一直在想是什麼原因會造成他們許多人都有這一窩蜂的心態,後來才在有去參加街舞大賽的外甥女口中發現他們是受韓國團体與電視某些節目影響的。


那我為什麼會說這些學生不懂跳舞? 因為跳舞不是新東西了,我本身對跳舞就有相當的天份,雖沒有到Michael Jackson那麼厲害(我就是這個年代的人),但也不會差太多。我相信,很多人在自己相當擅長或熟悉的事(如英文、數學、游泳或音樂),都可以清楚判定當對方的表現水準不如自己時的感覺。我不是反對跳舞,跳舞也是可以很健康的。我只想提醒年輕人,不要因為看到大家流行去做的事,自己就花時間去追求不實際的夢想(因為那是幻想,而不是夢想)夢想是去做你很有天份而且很樂意花一輩子去做到最完美的事,或者你願意放棄很多其他重要的事而全心去追求的那件事。



天賦(天才)的類型: 你其實有可能會是某方面的天才 !!
現代人通常很少有人會一直去思考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或深思「了解自己」這個大題目。我本人對「了解自己」是花了超過三十年的時間去思索與蒐集資料的。我的小時候夢想已完成大部分了,但「了解自己」卻依然只有一部分確定。我所謂的「了解自己」是指我的「熱情」與「天賦」是什麼而且能在現代世界產生什麼作用,而不是像「我的個性」或「我的優缺點」這種常被討論與容易理解的題目。一般人很難像一些世界知名的音樂家、畫家或科學家等等,很容易在小時候就被發現天賦(或天才)的類型。例如一些天才音樂神童可以在聽一次樂曲後就可以在鋼琴或其他樂器上完全重覆的演奏出來。而有繪畫天份的小孩也同樣可以容易的被發現他很會繪畫。而數理的資優生也很容易在現在的教育体制裡被發掘。而這些天份都是相對比較「顯性的」。其他比較「隱性的」或尚未被歸類的天份就比較不容易被發掘了。


其實,我一直認為,人們的天賦有非常多的種類尚未被發掘與應用。

例如,一個人在其他行業都沒有傑出的表現,而在進入像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後卻能發揮出如天才般的能力,他可以在不同行業間所發生的不同問題之間,找出類似的模式,進而產生出全新與有創造力的解決方案,而且經常能做出比其他同事更成功與更有效率的案例。像日本的大前研一(被封為策略大師或趨勢大師)就是很好的例子,雖然大前研一在小時候就展現相當聰明與叛逆的特質,但卻不像音樂或畫畫一樣容易被家長或老師發現的天賦類型。對大前研一非常頭痛的父母與小學老師也不可能知道大前研一的天份就是在策略分析與趨勢研判上。


順著自己的天賦,往夢想前進:
有非常少數幸運的人是靠「內部驅動」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天賦然後確定自己的夢想,也就是當碰到某件事時,就立刻被深深著迷,而且打從內心就相信自己將來就是要做那件事(我知道的例子大部分都是很「顯性的」,例如跟音樂相關的天賦)
其他絕大部份人的天賦都是會受「外部影響」。在某種機會下,持續從事一件事相當一段時間後,才能慢慢發覺自己可以做得不錯而且經常被別人主動的讚美。當順著自己的天賦做事時,可以長時間專注該事而且經常在做完或中間休息時,會發現時間竟然已經過了那麼久了(這也是英文講的 "Flow" 的感覺)。從我長年讀過的書與雜誌中,這種情形發生在很多人身上過,這幾乎是確定一個人天賦的必經過程。當一個人確定自己在某方面有天賦,且該事情是在當時的社會就有明確的事業或職務可以從事時,這時「人生夢想」就有可能可以很快的確定出來。


但如果一個人的天賦是相當「隱性的」時,可能就要花更多時間或從事各種不同職業或職務後才能去体會出自己的天賦是什麼或可以區分成什麼類別。
但如果大部分人的天賦都很「隱性的」,是不是還沒找到天賦前就無法去追求夢想?
答案是不用的。一個人如果能夠順著天賦做事,他每天的生活會比較充實與快樂,只要他的夢想不是被外界影響的而且是順著內心去走,通常天賦與夢想是比較會相關連的。如果一個人的天賦不是很明顯,但夢想卻是很清楚與確定的,只要下決心去走,達到的機率也是很高的。而天賦可能就在過程中有出現一些線索。
接下來,我把我自己以前的經歷拿出來作分析與解釋,可能比較容易幫助一部分人更快確定自己的天賦與夢想。


我是先確定我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而且很明確的列出來了,所以比較容易可以知道我要先準備什麼,要進入那些行業或職務才能完成夢想。不過,當我的飛行機師考試失敗後,我往夢想的路幾乎要從頭開始。那時我的年紀快要到30歲了,還不知道自己喜歡或擅長的事是什麼,我既沒有存到錢,而且工作經歷是非常低階與破碎的,當初心情是非常低潮。
那時候有一部電影深深觸動了我,而且在多年後回想時,這部電影對於我在「了解自己」與「人生夢想」兩件事上有很大的啟發。
這部電影就是「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很多人對這部電影有不同的解讀與感受,而我最深的感觸就是當電影快要結束時,阿甘站在他妻子的墳墓前說的一段話。
阿甘說: "我不知道是媽媽說的對,還是丹中尉說的對! 我不知道我們每個人是否都是命中注定的,還是像隨風飄零般的隨機際遇。但我猜想,或許兩者都有,或許兩者同時發生。" 每次看到電視重播時,這段話就會讓我有深深的感觸。當回想「阿甘正傳」的整個電影內容,再與我的人生經歷做比對時,這段充滿人生智慧的話根本不該像由阿甘這種有點憨厚的人說出口的,而應該是導演或原著者想要傳達給觀眾的主要訊息。
我建議讀者可以去再看一次「阿甘正傳」後,再回來看這一篇文章,感受會不一樣。



從我的人生經歷的回顧,我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六大行業中,就做過「食」「住」「行」「樂」等四種行業別,也去過世界很多國家與完成夢想了。如果雜誌也可算是書卷的話,我早已經「讀萬卷書」又「行萬里路」(飛機飛的里程不算)了,也就是說我的生命的深度與廣度比一般人都還深與廣了,但我的天賦卻還不是很明顯可以確定下來。
  • 我會英文是因為有目標的苦讀,但我學習過程是很辛苦的,所以語文不是我的天賦。
  • 我雖然推理能力還算強,但跟數學系的人比起來,對往數學更深入的理論卻完全沒有興趣。
  • 我原來對業務人員有些「油腔滑調」與「不誠實」的印象,但我在「要賺錢去圓夢的決心」下,我卻強迫自己去從事業務的工作。在經歷一段時間後,我竟然發現我之前讀的心理學的書與數學的推理觀念,在房屋仲介業務推廣遇到的「人性」與「談判」上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好像自己也有某些天賦在裡面。
  • 當網際網路的熱潮剛開始時,我在三十幾歲時敢放下很熟悉的行業,而進入一個全新行業去嚐試,從現在回想當時直覺般的決定,是因為我的天性中就有喜歡外面新世界的資訊與變化。而且學會網路程式設計也是靠原來數學推理的觀念幫助。
  • 我有網路程式設計的概念加上不同行業別的業務員經歷,再加上一直有追求夢想的毅力,讓我在後來找工作的履歷與面試上,都給面試主管很深刻的印象。也讓我找到目前這家公司而進一步完成小時候的夢想。
但為何我還說我的天賦不是很確定呢? 我知道我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天賦是跟跨領域連結的能力有關。但這樣的能力沒有很明確的會跟那個行業或那個職務有直接關連。好像很多行業的職務都可以做,但要做到該行業的世界頂級水準時,好像又缺一些什麼東西讓我有往前衝的熱情與決心。我曾花時間去蒐集與研讀不同行業別與職務別之頂尖人士的甘苦談或心路歷程,想要確定我最適合那個行業與職務,但還是沒有找到。而尋找這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下班或休假時最常思考與嚐試的。我寫這個獨立思考部落格就是我嚐試的項目之一。


我知道人類大腦的可塑性是非常高的,雖然一個人的個性與喜好會跟基因、出生的父母與家庭環境有關,但只要持續專注下去,很多人就可以把一件事或一個行業做到相當高的水準(但要到世界級就需要有天賦了)。但不是所有人都確定知道自己將來會成就什麼,或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像「阿甘正傳」要傳達的內涵一樣,我覺得,人生際遇是有很多機率(有人說是機運或運氣)與不確定性,但只要持續專注自己的目標,或是順著環境與順著自己的興趣與天賦,接近夢想的機會是會變大很多的,即使過程中有與夢想不大相關的經歷與痛苦,都有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未來會幫助你的。賈伯斯(Steve Jobs)學書法的經歷就是個好例子。


加油 ! 相信自己的潛力,你的夢想還在等著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