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獨立思考談幸福-2: 寵物版幸福與全球暖化

我們同事在辦公室養了一隻角蛙有超過半年了,每天看到我們同事對照顧那隻角蛙所做的努力,然後又每天看到這隻角蛙單獨的窩在一個小小的透明玻璃箱中,我就會經常不自覺的把很多現在台灣人的生活方式,自動的與這隻角蛙的生活做比較。
有時候想一想,到底是做一隻被主人照顧好好的寵物幸福呢? 還是成為一個可以自己做決定,有自己選擇自由的人類比較幸福?
從大約2002年看到Martin Seligman 的正向心理學的書後,我就有持續在注意是否有其他類似的書或報導,因為我相信原來傳統心理學是往錯的方向在解人們心理的問題,但一直等到2008年後才在哈佛開放課程中看到Tal Ben-Shahar的課程內容(台灣有很多人稱之為「幸福課」),但就算看到兩位知名教授的書與課程內容被媒体大幅報導一陣子後,沒過多久,現代人又回到原來的認知與行為模式之中了。

「幸福」是什麼 ?
對很多人來說,真的是自己生活的狀態 !? 或只是想像中的名詞 ? 或者是自我催眠與自我陶醉的臨時心理狀態而已 !?

能夠吃到好吃的食物,是一種幸福。對吧?
能跟好朋友一齊外出去玩,也是一種幸福? 不反對吧?
也有人說,活著,就是一種幸福。如果你有家人或自己本身曾經遭受過重大疾病或意外的考驗過,我想,你也會同意吧?

生活在台灣,算是幸福嗎?
是要跟現在的希臘比? 還是跟大陸住北京的人比(物價高且空氣又到毒害人的地步)? 還是要跟北歐的挪威或芬蘭比?

台灣人每天看著各種美食節目與電視新聞報導(很多也有跟美食相關的置入性報導),然後看到很多人真的受到影響,追求各種所謂的美食而去團購,去排隊,然後生活的討論話題,也是經常圍繞這些話題打轉。我不得不再想想,這樣就是幸福嗎?

有時,我真的要同意。無知,真的也是一種幸福。
當你面對快速變遷的世界,你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你也不願下決心與努力的去改變你的處境,你選擇最容易達到的快樂項目去完成,然後再經常沉浸其中,每天跟身旁同類型的人討論與分享同一種「幸福」感受,這樣也是可以有幸福感覺的。

像我這種人,一直會去提醒別人,台灣沒有競爭力了,或者暗示別人,地球的暖化已經快到人類無法改變的地步了。我這樣一直去掃別人的興緻,一直告訴別人壞消息,會不會是在破壞別人的幸福感受? 破壞一種「寵物版」的幸福感覺呢?

我在很久以前(電視媒体還沒有開始報導全球暖化的名詞以前),我就曾經想像如果自己就是地球,那麼人類對於地球來說,就像是一種皮膚病毒,或是一種皮膚癌細胞。我如果得到這種皮膚病毒,我也會想辦法去阻止它蔓延或想要解決掉這種病毒。
如果地球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是可以自我調整的。那麼,等到地球開始對這個皮膚病毒有反應時,也就是人類開始面臨浩劫的時候了。


把別人從幸福的美夢中吵醒,是很殘酷的。

我知道,但…


以我的人生觀來說,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與測試。現在網路科技的幫助下,我可以做的測試又更多了。從上一篇「預見一個無貪污的國度」文章中,我就開始做另一階段的測試。有先看過我其他文章的網友,當他(她)看到那篇文章,會主動去深思的人數比例就會比較高,也就比較能夠体會出那一篇的背後強大力量。但被轉寄到那篇文章的人,因為是被動收到的,所以就很難有跟主動轉寄的讀者有相同程度的感受。
我是可以再針對那篇文章的創意內容去做更進一步的說明,讓讀者可以更進一步的了解這種在網站上實施透明制度的可行性與威力,但這樣就與測試的原意背離了。

當中國大陸整体生活水平與實力都上升後,台灣人就可以預見不久將來可能的處境了。

當地球暖化速度一直比原先預估的還快時,再加上人類對生活幸福程度的要求也一直增加時,再加上海洋生物大量減少時,真的很容易去預估人類不久將來的生活處境,不是嗎?


附註: 講全球暖化與海洋生物減少的書與影片我有看過的就已經很多了。我想介紹給讀者看的是台灣公共電視有播的:「主題之夜: 全球壽司熱」。這個影片把吃壽司與海洋漁業有一些連結與較全面的描敘,而在YouTube也有人放上這個影片了。如下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NH3FiBf5uE



當然,如果你生活中的時間一直是花在看林書豪的球賽或電視連續劇(韓劇或如「甄環傳」)等,你就比較不會花時間去想可能的未來。如果你的娛樂與享受是以美食為主,大陸與印度生活水平的上升,就會讓將來養殖生物與食物更容易加入各種生長激素或化學添加物。這些都可以預測與証實,但這些事可能只會短暫的進入你的思考中,而你也可能選擇性的忽略或遺忘。
這些我都了解,從心理學的一些實驗案例中,我也知道人性在這種時候的反應模式是可預期與了解的。
但人性最可悲與最可笑的地方就是自我矛盾。明明知道生活已經有問題了,已經知道需要做改變了,但還是一直選擇自己原來的認知與生活方式,然後期待自然的有一個救世主會降臨,會成為自己國家的總統或領導人,自己就可以不用花心思與力氣去改變,而有一個自己想像中的幸福世界。

台灣不是像北韓或很多北非國家,是在極權專制的体制下生活。台灣人是有選擇的自由,台灣人也有網路科技的幫助了,而卻不願意用自己的選擇去改變自身環境與可預見的未來。
這也是台灣人集体「寵物版幸福」的表現方式了。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獨立思考談幸福-1: 養寵物 是愛動物? 還是愛自己?

幸福這個主題比較難講清楚,所以我要先從一些常見的現象談起。

首先,我想談的,也想問很多現代人的問題:

養寵物 是愛動物? 還是愛自己?

先說明我觀點的形成背景。
在我小時候,我們家與鄰居都有養很多家禽(如雞鴨鵝)、家畜()與貓狗等「助手」。我們當時比較沒有養寵物的想法。因為大家都很窮,所有花資源(食物)去養的生物都是有實用的目的。當時的人比較沒有環保觀念,也比較沒有愛護動物的觀念。養貓狗會以「助手」來看待,是因為當時養的貓,是真的很會捉老鼠的。當時養的狗,也是負責晚上或家裡沒人時的看守家園。

貓是絕對不會綁起來或關起來的,而狗也很少用繩子去綁住,除非有時會去咬到其他村的人,而被人投訴或威脅要殺狗來吃。
是的,當時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狗肉(當時常講「一黑二黃三花四白」,指的是黑狗肉最好吃,白狗肉最不好吃)

貓跟狗的大便,我們也都不去管它,因為他們每天活動的範圍非常廣,非常的自由。貓大便很少會看到,而狗大便則讓它自然的跟土地結合,因為那時也很少有水泥地或現在的柏油路。
我們也讓貓狗跟其他村的貓狗自由交配,但有時養到母狗會生出很多小狗時,我們會選幾隻留下來,其他則送給別人養。如果貓狗死了,當時是真的是把狗放水流(或放入大海),而把死貓裝到塑膠袋而到吊到山上的樹上。

以現在的觀念來看當時的做法,有些是很不衛生的。但如果去比對現在都市人養貓養狗的方式,我也不是很認同。

現在人大部分都住在都市中,絕大部分的人是住在二樓以上,不是住一樓,更不是像鄉下一樣是有很多空間在周圍。也就是說,如果住在都市社區中,不管是住一樓或二樓以上,家裡養的貓狗是不能在主人上班期間,放著讓它們自由行動,通常是要關到自己的家裡,等待主人回來,再帶出去大小便,或假日再帶寵物出去玩。

我在聽到其他人在談養寵物經驗或交換心得時,常常聽到一方稱讚另一方對動物很有愛心,或是某人常說他(她)愛他的小狗就像愛自己的小孩一樣。我聽了很不以為然,甚至覺得很噁心。

為什麼?

現在開始以獨立思考的精神,以不同角度或觀點去切入,看看現代都市人普遍的養寵物方式,是真的愛動物? 還是自私(愛自己)的成分較多?

我切入的觀點:
當你把你的寵物當成自己的小孩來寵愛時,你會把你親生的小孩一直關在家裡,只有等你下班後才能出去? 既使小孩已經長大了,好奇心與活動力都增強了,你也是一樣在上班時間關在家裡,只能讓你的小孩在你回來時跟你一起出去? 也就是說,難道你會用這種方式來對待你自己親生的小孩嗎? 這樣養寵物的方式叫愛護動物嗎?

如果你有養寵物,有意見想表達,請先輕鬆一點,先看完全部文章後,如果要發表竟見,再到留言區去提出你的想法。我很歡迎你的正反觀點。

我曾經想寫一個奇幻小說是跟養寵物有關,就是因為看到很多現代都市人養寵物的心態而產生的想法。因為我要表達的想法,必須要能夠体會貓狗本身的感覺才可以讓別人信服,可能要未來科技才可能做到去偵測貓狗的感受,現在我要表達的,只能先用奇幻小說型態來表現。

我的奇幻小說的大綱如下:
一個很有想法又注重個人自由的都市上班族女生,有個交往二年的男朋友,自己住在租來的三樓公寓套房裡,也有養隻小狗做伴。平常上班時,就把狗關在家裡,等到她下班時,就帶狗出去大小便與到處逛逛。
有一天假日遛狗正在過馬路時,突然被一台闖紅燈的車子給撞倒。這個女生跟她的小狗都被撞到重度昏迷,一起被送到醫院急救。後來女生跟小狗雖然都沒死,但女生卻呈現植物人狀態。她的狗卻變成不是原來的狗,而是這個女生的靈魂替代了原來狗的靈魂。女生可以完全感受到狗身上的所有痛楚,但還是可以行動,也同時保有自己還是人類時的所有記憶。當她的男友來看自己植物人的身軀時,女生是以狗的身份被男友抱著,去看著躺在病床上那個原來自己的身体。

中間細節過程省略…

 女生慢慢走出悲傷,她的靈魂也慢慢適應狗的生活型態,她現在住在男友的家裡,也是租來的套房,也是等男友下班時才能一起出去大便與外出逛逛。她還是可以聽懂男友說的話,但自己卻無法說話,只能汪汪的叫或搖搖尾巴跟她原來的男友表示想法。男友對待現在自己的方式,完全跟當時自己對待小狗的方式一模一樣。她多次試著想跟她的男友說明自己其實不是小狗,而是被困在小狗身体內的女朋友,但男友就是無法了解她想表達的。
有一次,在男友帶她出去時,發現其他小狗的溝通方式,她也可以了解。慢慢的,她也知道其他狗與主人之間的互動方式與其他狗對自己被關在小房間內的無助感受。

中間細節過程省略…

有一次,她趁男友(就是她現在的主人)不注意時,去接近一隻沒有主人牽著的狗,而這隻狗是隻被棄養的狗(小時候被人養了二年多)。跟這隻流浪狗溝通後與了解牠的悲慘過往後,她才知道人類對狗的方式是造成很多流浪狗會找機會去攻擊落單的小孩,這是一種報復行為,跟人類會有恐怖份子去炸死很多無辜群眾的心態很像,是一種弱小群体對抗強大群体的方式。


我不是很會寫小說形態的故事,所以這個奇幻小說一直沒繼續寫下去。但如果要讓人類去了解貓狗的感受,小說是比較好的形式。

我們以前養狗期間也有超過15年,有時因為養了太多狗了,而有一次決定把兩隻狗載到數十公里外放生,二天後兩隻狗又都跑回來,我們也狠心的再載到一百多公里外,結果一星期後一隻跑回來,一隻從此不見了。跑回來那隻狗的那種落魄與期望再被收養的眼神,我們很多鄰居也都感受過。從那次經驗後,我們也不再把狗放生了,因為對狗來說,這實在太殘忍了 !

當我們家搬到基隆後,我們就決定不再養貓與狗,因為我們都認為太麻煩,而且對狗也不公平。

我認為,現代人住在都市中,不大適合養狗。如果是住在農莊或鄉下的農夫才比較適合養狗。


現在很多人都住在都市的住宅大樓中,我認為,養貓狗是把寵物當成自己的財產。
我的疑問: 住都市有養寵物的人,真的可以說他們愛他們的貓與狗嗎?



備註: 養寵物這篇文章會跟其他後續談幸福的其他文章有關連,會跟現代人越來越依賴智慧型手機的生活方式有關,也跟越來越多人活在自己的認知世界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