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很多篇獨立思考文章了後,有時總會想到。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人快速的學會獨立思考?
或者說,藉由一種方法或模式,就可以讓其他人照著演練之後,就會比自己摸索更快與更有效的理論或公式嗎?
我覺得,既然要專門寫獨立思考,如果有個最根本或最底層的理論架構,就像是電腦的OS(Operation System)大部分是用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一樣,其他人可以在這同樣的作業系統上完成自己的應用程式,也就是用自己的人生經驗與看事情的角度,可以在同一個理論架構上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思考模式。
但這種理論或架構必須是符合人們最基本的共通點,就算是隨著時間的推進,不管世界環境如何的演變或科技如何的進步,人們看事情的最底層邏輯也一樣不會改變。
思考好久之後,我發覺,我一直放在草稿將近兩年的這一篇,應該就是我整個思考架構的最根源。
如果有些讀者想要培養獨立思考,而經常去看或去練習我的另一篇進階文章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3: 訓練想像力 " 的內容時,我有一個好消息告訴這樣用心的讀者。那一篇事實上是一些應用的方法而已,而這一篇就是整個架構與各種應用的源頭。
簡單的說,我認為,願意花時間去「領悟」這一篇的讀者,就差不多像是武俠小說裡講的: 可以打通自己思考的「任督二脈」了 !
「相對思考」與「絕對思考」有什麼差別 ?
這題目看似簡單,其實不然。
先給讀者看下面這個色塊,請問它是灰色還是黑色 ?
我想,一般人都會認為它是黑色的。即使讀者知道它的RGB色碼是4,5,6(Red=4, Green=5, Blue=6),但一般人都還會是認為它應該要算是黑色的,而不會認為它是灰色的。
因為以「相對思考」來說,真實世界的顏色中,很少有機會看到絕對的黑色或絕對的白色。所以,一般人會把上面這種相當接近黑色的色塊,都會把它視同黑色。
但如果要以「絕對思考」來說,這並不算黑色,而應該算是灰色(因為絕對黑色的RGB色碼是0,0,0)。
那到底是要算黑色,還是要算灰色?
也就是說,是絕對思考的說法是對的,還是相對思考的說法是對的?
想想看,你的答案是不是比較接近如下的回答:
那要看情況,如果要用在科學、美術或學術研究等專業領域時,這就不能算是黑色。而如果以一般人的認知或一般生活應用時,這就算是黑色,因為一般人真的無法用眼睛去判別它與絕對黑色的差別。
如果你同意上面有劃底線的答案,那你事實上就已經同意要以相對思考來看很多事情才是對的,因為上面的回答是用「相對思考」的邏輯在回答的。
因為如果要以「絕對思考」的邏輯去回答時,答案會比較像是:
a: 一定要用標準色票去比對或用精密顏色量測工具去量測。
b: 即然已經知道它的RGB色碼是4,5,6,那就不能算是黑色的了。
所以,以相對思考的邏輯去看事情時,經常不會有固定的答案或標準,都是經常要「視狀況而定」。
但是要是我再問,那到底是絕對思考好,還是相對思考好?
你總不能又是回答:「視狀況而定」吧 ?
我會先舉出這種像是「繞圈圈的邏輯」,就是要讓讀者想想,真實世界的運作方式,是不是真正絕大部分都是要用相對性思考才對,而絕對性思考只會限制在某些特殊場合或在談純理論時才會出現的?
而我主要想討論的是
日常生活中,已經有太多應該要使用「相對思考」來處理或解決問題的事,卻一直用「絕對思考」來處理
舉個例子。
在台灣,學校制式的英文教學方法也是一種「絕對思考」的方式,因為學校一直要教的重點是要在考試時,讓學生答出正確的答案。
例如,剛開始學英文的人,經常會忘記文法的細節而說出或寫出如: She want to buy a book (忘了She後面的動詞want要加"s")。以台灣的英文教學方式,就會立刻被老師糾正,這樣就會一直造成學生的挫折感,大大減少了學英文的興趣與動機。
這就是一種用「絕對思考」的觀念去教初學者學外來語言。因為講求是的正確性,所以從一開始教就一定要求學生或初學者去說出或寫出「She wants to buy a book.」才是正確的英文。
但如果以「相對思考」來看,「She want to buy a book.] 或「She buy a book yesterday.」的句子,在「剛開始學英文」的學生或教學方式來說,這也都算ok的,是算相對正確的(因為老師知道學生要表達的意思了,而且有勇敢的說出口,就值得鼓勵了 !)。
很多其他非英語系而卻能把英語的教育做得很成功的國家,都有這種認知。例如荷蘭、芬蘭、德國等國家。
事實上,真實的世界中是沒有「絕對正確」或「絕對標準」的英文的。
想一想
英國人的發音或遣詞用字都與美國人有很多不同的。如果以「絕對思考」來看,到底是英式英文才是正確的? 還是以美式英文才是正確的 ?
答案很清楚了,不是嗎 ?
那就是沒有 !! 沒有所謂的「標準英語」這件事 !!
以我的經驗為例子,我十幾年來曾經與全世界將近五十個非英語系不同國家的人士討論公事或休閒聊天時,也是經常聽到很多「相對ok」的英文,而我們的溝通也是沒有什麼障礙。
所以,現實全世界的很多國際交流活動中,英文也只是溝通的工具而已。就算你的英文講得跟英美人士一樣的好,但如果你不懂國際觀,不懂適時的站在對方立場去想,更不用說去做到在商場上最注重的「雙贏」。你可能就只有秀出你「菁英」英文的機會,而卻沒能把公司要你完成的任務達成。
當要跟外國客戶做生意或各種交流中,並不需要用絕對思考去看英文的。當你自己要把自己的英文練到很流利與「正統」,這種精神是很不錯。但如果你的英文聽力卻只能聽得懂英美人士所講的英語,但其他國家如印度,菲律賓或甚至印尼或巴西一般商務人士所講的英語,你卻常聽不懂(因為各國不同的口音很重),而且你又不願意去學會聽得懂時,你的「英文程度」與你的「心態」也可能不會讓很多國際公司的老闆所重用。
簡單來說,公司聘請你來做的工作,是要你去把公司的業務推廣出去或把公司與客戶間出現的問題給解決。你的英文講得很好,是個加分,但那絕不是公司找你進來的唯一理由。這是一種很容易理解的「相對思考」,不是嗎 ?
但很奇怪的是,我發覺,真的有很多年輕人以自己擁有「菁英」英文為傲,真的以為當自己的英文相當流利時,公司就會自動以「菁英」來對待自己 !! 有這種「絕對思考」觀念的年輕人,還真的不少 !!
這種「菁英」英文的觀念與心態上的「絕對思考」,很多年輕人當然自己不會講出來,而是在各種言談與肢体語言上表現出來而讓別人感受到的,而這種現象要解釋清楚並不容易。
我試著舉一個我之前應徵新人的例子來說明。
我要找的人是必須要跟多國家的人做溝通與教育訓練,歐美國家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現在已經是全球化時代,當很多歐美國家的經濟呈現停滯或衰退時,其他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就剛好可以補上公司業績下滑的部分。
當時我面試的那位新人,是剛從美國讀完研究所(master degree)回來的年輕人,他的英語還算流利(比我好,但發音還是有一點點台式英文的腔調),雖然他不是常春藤名校畢業的,但至少我還有聽過他畢業的那間學校。
原來整個面試過程都很ok,我也一直對他的印象都很不錯。但一直到我在介紹我們公司的產品時,我有強調我們的產品有賣到全世界,必需要跟全世界的人士用英文作溝通。所以我的經驗是,我們不能只聽得懂英美人士的「標準英語」而已,而且必需要訓練自已去聽得懂各種不同奇怪口音的「國際化英語」。但這時,他就開始有很不屑的表情出現,當我開始進一步說明,並且也去了解他對「國際化英語」的不同認知時,我就開始對他的「絕對性思考」有所疑慮了。
從他的表現與自我期許來看,他是想要把自己的英文訓練到「菁英」級的程度。對於這點,我也很認同。但慢慢從他對自我期許的內容中聽出來,他是想要達到那種可以讓英美人士都很認同的「標準英語」,然後去做各種商業活動如: 對英美人士(最好是總經理)做簡報或商業談判。雖然我已經多次清楚說明,我們不能去要求非英語系國家的人也都要講一口流利的美式英文或英式英文啊 ! 但很顯然,這不是他可以接受的講法。但我心裡想,我們公司又不是請你來做明星的,我們公司是希望找你來幫公司處理各種國家客戶的問題的 !
如果你想要站上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尤其是當你一站上舞台時,最好全部的人都要目光對準你,所有聚光燈都要往你身上照。這種心態我也知道,當初我在剛學英文時,我也曾經在看過很多電視播出的美國影集後,有出現過這種「幻想」的,但一出社會工作幾年後,就會知道一個簡單的事實: 人是要先務實的。
我對他整個面試過程的表現與反應模式,我立刻聯想到一件事:
當時全球經濟才剛從美國次貸海嘯後慢慢要穩定而已,我自然會聯想到華爾街那些「菁英」,為了自己越來越貪婪的私慾,而把全世界的投資人與房貸戶都完全放在腦後。我那時想,如果自己只想到要把自己變成「菁英」份子時,但卻不願意先務實的從公司最需要的做起時,我當然會懷疑這個人將來是否有辦法從客戶與公司之間去取得一個平衡或雙贏,還是這個人只是個自私自利的傢伙 ?
最後,我沒有錄用他,而他也可能認為我們所提供的工作不夠「体面」或不夠「菁英」吧 ? 當然,他的真正想法我不知道,這只是他讓我的感覺,他可能會是這樣的人。
如果以「相對思考」來看這個年輕人的心態,如果自已立志要成為國際頂級商務人士,當然要有清晣流利的英語表達能力。但請不要那麼功利、自私與沒耐心吧 ? 我當初面試時,已經說明我們是全球化的公司了,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與英美人士交流的,只是以國家數量來說,那只是佔一小部分而已。我心裡想,如果你看不起其他國家商務人士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們的英語發音不夠「正統」。那「相對」的來看,你的英語發音相對於英美人士來講,也一樣不夠「正統」的。
如果要用心理學的角度去更進一步分析這種人的心態時,其實一個人如果打從心裡就看不起印度或印尼的商業人士,而只想去跟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人士打交道時,事實上,這個人也只是個人的自卑感在作祟而已,而且思想相當封閉。
因為「相對」來說,有自信心與同理心的人,跟歐美人士打交道或跟其他非英語系國家人士打交道時,態度都是很一致的,因為英文都只是個溝通用的工具而已。在國際商場上最重要的事,就要讓不同國家與不同文化的人士,會願意來跟你做生意或買你公司的產品。如果公司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有一些強大的競爭對手時(如美國或日本或韓國),你能不能在眾多知名大廠的包圍之下,由你從新興市場這些「英文不標準」的商業人士中簽下訂單,這才是真正會讓人刮目相看的能力,這也是公司需要你的能力。
我上面這個新人面試的例子,事實上也相當程度的反應出一些現代父母的價值觀。因為父母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就只會讓子女往最「菁英」的目標去前進。而這前往「菁英」之路的捷徑就是要很會讀書與考試,以考進名校為目標。至於會不會做事或懂不懂人情世故都不是重點,更不用講要子女去學會用同理心去理解對方。
想想看,這些父母的價值觀,不就是一種「絕對思考」嗎 ? 一種認為只要成為「菁英」就會成功,就會幸福的思考模式嗎 ?
其實,不止英文,我們華人也不能用絕對思考去看中文的。
例如,請問現代的繁体或簡体中文,跟漢朝或唐朝時代的用法或發音都一樣嗎? 如果不一樣,那你敢說你現在講的是「標準中文」嗎? 相反的,如果跟古代中文的發音與用法都有些不同時,我們現代用的中文就不算是正確的嗎?
想想看
我們的英文教育會如此失敗的原因,是不是就是因為用絕對思考來教語言 ?
再想想看
語言的學習是一種「自然的」學習過程,也是一種「相對思考」的過程。當幼兒在牙牙學語時,幼兒聽到什麼就講什麼,而且經常發錯音或說錯話或文法不對(中文也有文法的 !),母親通常並不會去一直糾正幼兒的發音或去解釋什麼才是正確的講法,因為母親也知道孩子還小,慢慢的多聽多講後,就自然的可以學會講話了。
是因為天下的母親都很有智慧嗎? 也不是,只是這是個很自然的過程而已,幾乎大家都知道。
但現在高學歷的英文教師,甚至是教育部的官員們(國外名校博士學成歸國的很多),為何想出來的英語教學方式,竟會是如此的失敗呢 ?
當語言的學習從原始自然的方式脫離後,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群高學歷「專家」們所創造的教學法。這種「絕對思考」的語言教育方式,是用數十年與數百萬學生的青春所實驗出來的結果。即使事實已經証明這種英文教育方式已經失敗很久了,但這些「專家」們,不是無動於衷,就是理由一大堆。
我曾經思考過,為何幼兒可以很自然的學會語言,但成人卻要學得很辛苦 ?
幼兒很自然可以學會語言,如果要與成人的大腦相比,幼兒大腦內神經連結與看外界事物方式是與成人不同的。幼兒是對很多外界各種不同剌激都會受影響與關注的(而且對於語言來說,幼兒的大腦是有一直在做語言出現頻率的統計的),而成人的注意力卻每次只能專注於一件事(有興趣或有意義的那件事)。除了這一點是成人無法與幼兒學語文的優勢相比外,幼兒比一般成人可以學會語言的優勢還有兩個:
第一,幼兒想學會說話的動機非常強烈。
第二,幼兒並不怕犯錯。
相對於成人,成人在學外語時,經常不是因為無法溝通的渴望(因為可以用母語去溝通,去問外語翻譯後的意思),而幼兒只有把大人的語言學會,不然沒有任何方式可以與外界溝通。這學習動機的強烈程度,幼兒就比成人強烈很多。
而成人經常也會在意其他人的眼光或嘲笑,而不願意開口練習說英語。但幼兒就完全不會怕講錯。如果幼兒講錯了,而且讓周圍的大人哈哈大笑時,絕大部分的幼兒也是跟著哈哈大笑,一點也不會覺得害羞的,而且經常把講錯話當成好玩的遊戲,當大人一直笑,幼兒就一直重覆講。
想想看,成人為什麼不可以?
母親也知道孩子還小,不用跟小孩解釋太多什麼才是正確的說法,只要母親多跟小孩對話,母親慢慢也能聽得懂小孩在說什麼。於是大家都知道,經常只有做媽媽的才完全了解幼兒的說話內容,其他人經常聽不大懂。但有任何一個大人,會去跟小孩解釋什麼才是正確的中文文法嗎? 最多就是把正確的發音或說法再說一次給幼兒聽,如果幼兒還是發音不標準,沒有一個大人會要求小孩立刻把發音學會吧 ? 大家都知道,小孩慢慢的就會從很多次的練習中,學會正確發音與說話方式(就是正確文法)。
那為何我們的制式英文教育方式,還是要一直糾正學生什麼才是正確的英文發音與文法呢? 為何不讓學生「自然的」先去習慣聽英文與說英文,不用立刻糾正學生的英文文法與發音,只要大家先能基本的溝通就好,這樣才是自然的語言學習方式,不是嗎 ?
絕對性的思考加上以考試為主的教學方式,就會讓英文學習非常失敗,就連現在正在學校教英文的英文老師,也有很多是只會「正確」的英文文法,但卻無法與英美人士很「自然」的用英語交談。很失敗的教育政策也是基於一大堆只會絕對思考的官員與公務人員,所能想到的教學方式,而且已經確定失敗很多年了,還是跳不出原來「絕對思考」的框框,所以才一直沒有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式(除了英文教育外,其他幫助學生「了解自我」的課程更是缺乏)。
再想想看,學英文(或任何語文)的思考方式,是不是跟絕對的黑或白是一樣道理?
真實世界中,是要用相對思考才對,還是要用絕對思考才對?
另外常聽到的俗語如「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如果以「相對思考」來看,而且以父母的原始用意或初衷來看,這句話是對的。但如果要以「絕對思考」來看時,這句話就是不對了。因為很多父母還是自私的,很多出現在社會新聞的父母,會教小孩去偷東西、去騙人、去犯罪等等,甚至有些父母把親生女兒推入賣淫的火坑來賺錢給自己花用。
以「絕對思考」的角度來說,全世界只要有一個父或母有做這種事,「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就是錯的。
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子女,同時希望子女將來有競爭力(或望子成龍與望女成鳳),父母對子女的諄諄教誨,父母的原始用意或初衷都是對的。
但以「相對思考」來看時,父母的教誨也是要跟著時代改變的。如果父母認為從事公務人員(或醫生、律師)就是最安全的選擇或一種高薪的選擇,在不同時代下與不同子女的天賦(興趣)因素加入考慮時,父母的教誨或建議,都變成經常是錯誤的。台灣多年來以考試為主導的教育方式,就是教育失敗最好的証劇了。因為高學歷不代表高競爭力,更不用說是子女的興趣與天賦都無法得知,教育這件事變成父母、子女與師長都不快樂的狀況。
而這些讓子女學習成為不快樂的源頭,「絕對思考」是佔有很大因素的。最簡單也最常見的就是一般華人父母經常要求(或期望)子女要考100分。如果子女明明「有能力」可以考100分而沒考到時,就認為子女是不夠小心或不夠熟悉題目,就會要求子女多練習各種題目,以達到100分的「絕對完美」境界。
所以,華人父母看子女學習成績的心態,就是從100分的完美境界開始倒扣,錯越多題就離完美越遠,子女的成就感就越低,快樂學習的境界就離華人家庭越遠。
我發覺,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已經長年根深蒂固的把一些應該用相對思考的觀念,卻用絕對思考去解讀,造成大部分中國人以及大部分世界其他國籍的華人,甚至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的人,都比較不會去問為什麼。
我認為這就是造成華人比較沒有科學化思考與獨立思考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為什麼大部分的華人都比較沒有科學化思考 ?
想想看
如果你覺得你已經對某件事做得很好了,你的觀點已經很正確了,你對某件事的來龍去脈都很了解了,你還會需要改變嗎?
如果一個大家都已經公認是最高標準,或最正確的解答,或最完美的境界了,你還會花時間去研究它,去思考它嗎?
一般的人性反應就是把它記起來,然後照著做就對了。既使目標幾乎高到不可能達到,但從你有記憶以來,所有人都說這就是人類的最高境界時,你也只會「自我反省」那裡沒有做好,或把原因導向認為自己不夠努力。而你不會去想,有可能是這個目標根本不切實際 !
當所有人都知道這最高標準,但卻所有人都沒能達到時,就會讓大部分人放棄去追求這個目標,而過著自己比較容易達到的目標。
再想想看
中國多年流傳下來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就在追求那種完美境界 ? 一種道德的最高境界 ? 所以才會一直去強調所謂聖人賢人的所言為何。這是否就是一種絕對思考 ?
如果以數學的觀念來看儒家思想一直強調的聖賢言論與最高道德標準,這就好像在一直在追求極限值(微積分的概念,當x趨近於0或1時),但這是理論上的值,實物上的不大可能發生的。
我不是挑戰儒家思想,或批評儒家思想不對。儒家所提倡的很多觀念到現代都非常正確與實用。
只是,如果換一種角度去想。
儒家思想也是比較絕對性思考。例如: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君子與小人的兩極化對比的觀念。
而台灣很多本土的連續劇也喜歡把人物的形象做一個極端鮮明的對比,「好人」就一定會受盡「壞人」的欺侮與陷害,然後觀眾就把自己投射到那種受害人情境(觀眾自己一定想像自己就是那個「好人」)。所以,會對劇中的壞人恨之入骨,經常發生演壞人的演員在真實世界中被觀眾打或罵。
這種兩極化對比思考會讓人變笨,變得不愛思考,變得愛用框框去套現實發生的情境。
想想看,真實世界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十惡不赦的大壞蛋?
是不是每個人多多少少有時會是偏「好人」一點? 有時偏「壞人」一點?
有時像「君子」一點? 有時像「小人」一點 ?
孔子或孟子如果出生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在台灣社會中,他們有可能會被認定是「聖人」或「賢人」嗎? 如果孔子或孟子是在台灣當官,一定會被民眾或反對黨找到各種可以攻擊的角度,任何施政的決定,一定是有些人受益,有些人會有損失。一個人很難做到面面俱到與討好所有的人。
因為向聖賢看齊與學習的結果,就是把一個絕對完美的高標準放在那邊,所以家庭教育是父母說的與做的都比較對(即使父母錯了,也不會像很多德國父母般的,向自己的小孩承認錯誤與道歉),學校教學的方式也是以考滿分為目標,小孩考不到100分的,就是從100分開始倒扣。結果造成的價值觀就是一直往絕對完美的目標框框去努力,如果達不到那100分的框框,就要檢討,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學習當然變成是沒有成就感與痛苦的事,而且當小孩越來越大與越懂事時,就會發現父母與師長本身也不是聖人,也是經常犯錯卻又不願意認錯。結果就是學會了「說一套做一套」的矛盾價值觀。因為父母本身也是說一套做一套,就好像經常告誡子女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但父母因為經常做錯事又不願認錯時,就變成「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的實際矛盾現象。因為這種現象太多而很多人都視而不見或甚至認為理所當然時,當然會讓華人社會變成不科學化思考,一大堆「差不多先生」,一群人面對權力與金錢的誘惑時,彼此結派同好與明爭暗鬥,表面上互相恭唯,私底下卻互相陷害與防備,然後就有了「醬缸文化」的產生。
想想看,當把聖賢所說的絕對高標準來要求或「勉勵」一般人時,是不是會有很大的挫折感? 還有,因為已經有最好的標準放在那裡了,是不是自己就不用思考了 ? 只要把聖賢的話背起來就好了 ? 不用再去思考自己有什麼特色? 有什麼跟別人不一樣的特長?
以思考習慣的養成來看,聖賢的絕對高標準是不是跟很多宗教一樣,造成信眾不用思考的結果? 一切就照神的指示去做,一切就照聖賢的標準去做就好? 當發生有聖經或聖賢的書所講的,與現實生活有不相容的問題時,就去問宗教的代理人或學者專家來解答就好,然後自己要好好背起來「最新版的」解答,再照著做就對了,以後不懂再去問就好了 ?
「相對思考」與「絕對思考」的觀念差異,看似容易理解,但事實上已經深入華人生活觀念與生活模式中,很長也很久了 !
以大自然的現象來說,很多東西可以互相溶合(融合),如糖或鹽加入水中。但也有很多東西是無法相溶合的,如水與油,水與黃金等。但如果很多傳統的禮教規範加入現代人的生活中時,再加上各種不同派別對同一教條的不同解讀時,就會經常出現無法融合或互相矛盾的現象。
如果有些人還堅持傳統儒家思想所言與規範都是對的,都是可以被現代人所使用的,那現代人是不是都要為死去的父母守喪三年? 守喪多久是不是只是個「儀式」? 如果一個子女在父母去逝後多年,當某些事物引發想起父母的一些往事都還會思念與流淚時,要不要只是在父母剛去逝時守喪三年,會是個重點嗎? 只有守喪三年才能表達孝心嗎?
只要願意深思,就會知道儒家的一些禮節規範是很不合現代時宜的。
簡單來說,儒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論語的內容中,也有很多是不合理的。
這就是相對思考的本質。
如果以相對性思考來看,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家有就出現老子與莊子等人,我認為,老子與莊子就是以相對性思考來看世界,如果以我的方式來解釋的話,會跟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有連結與應用。
但問題是後來的去解讀老莊思想的「專家」們,事實上還是以絕對性思考去解釋老莊思想,尤其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解釋方式。
如果以相對性思考去看老子的文章,就會有很容易理解的說法,也可以讓人很容易去執行與學習。但就是因為現有很多「專家」喜歡把老子的話(尤其是「道」這個字),用絕對性思考的方式去解釋成非常高深莫測,無法用一般言語形容(以「道」來說,變成是老子專屬的「道 」,沒人能講清楚那是指什麼 !)。除了會造成一般人無法理解與學習外,也會造成對老子內容的不同解釋方式與分成不同派別。雖然各個不同的派別一樣都是尊崇老子,但卻演變成派別林立,各擁己見。這跟很多宗教分派的現象是很一致的。
我認為,老子所要提倡的「道」,就是萬物運行的道理(或原理),在老子活著的時代,很多他們不了解原理的事,我們現代人已經知道原理了(如太陽與地球的相對運行方式或細菌讓人生病等),很多我們也還不知道的(例如免疫系統的運作或如何延長人類壽命等等)。
雖然很多事物的運作原理,連現代人都還不知道,這時就要加入「知難行易」觀念。我在另一篇 "獨立思考與俗語-1" 中就有詳細的舉例解釋。
一般華人就是一直還認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觀念,而沒有對「知難行易」這種鼓勵人們去冒險、去探索未知、去一再嚐試的精神有正確的認識,才會造成現代華人一直沒有形成科學化思考的源頭。造成只會死背前人的聖言與古訓,而不會自己獨立思考。
我認為老子的文章之所以讓人難以理解,就是在它的「太精簡」。人的溝通方式是需要在說與聽的雙方來來回回的做確認後,才較容易溝通清楚。以現代文字與語言來溝通時,就經常發生溝通不良了,何況是古代的人用那麼「精簡」的文字來表達一些很抽象的概念。
「道德經」(或稱是「老子」)是中國重要的一個思想與學派。
其中的開宗明義的兩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卻認為所有我看過的解釋都不是很正確。
其實,我認為這兩句話的真正關鍵字是「常」這個字。而這個「常」要解釋成「不變」的意思。然後,整個道德經的內容就相對容易解釋與理解。
我的解釋方式就很簡潔: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就是: 天下萬物的運作原理是可以說明的,只是並非只有一成不變的說明方法。
「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就是: 天下萬物的名稱是可命名的,只是並非只有一成不變的名稱而已。
以我的方式來簡單舉例:
「道可道,非常道」的例子:
就像對數學的公式証明一樣,對於很多事物的道理可以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解釋方式。以數學導出平行四邊形的公式,我可以用彈珠去靠在斜的直邊平面去一層層堆疊起來,然後就可以數出上邊底邊與堆疊幾層後,會跟總彈珠數數量有一定的比例關係,多堆疊幾次不同數量後,然後就可以導出平行四邊形的公式(這是我小時候還沒上到這個數學公式時,我自己在無聊時玩很多贏來的彈珠時發現的)。除了用彈珠之外,我也可以用磚頭,用手畫的等等各種不同方式去導出這個公式,不是嗎?
另外,如果你去問很多結婚多年且恩愛的老夫妻,什麼是好的婚姻關係,那你就會得到很多不同的解釋方式。每一種都是通往好婚姻關係的「道」,不是嗎? 一定要有一個絕對值的「道」理在那裡嗎?
「名可名,非常名」的例子:
以椅子來說,它就是給人們坐下來用的工具。那他的名字的不同類別可多了。現代人可以統稱它為椅子,古人可以稱它凳子,英語可以稱它"chair"。如果要分有靠背或沒有靠背的形式,那就又更多了。更不用講非英語系國家對椅子的不同名稱。但它的原始意思與功能還是普世一致的,那就是給人們坐下來的工具。
相對思考再加上機率概念後,會有許多方面的應用例子
- 當初台灣發生莫拉克颱風而讓小林村滅村時,有學生或小朋友就問說,小林村的村民為什麼不搬出來住? 結果被罵沒有同理心。但如果將來歷史証明,這個學生講的才是正確的呢? 如果相對的把時間拉長來看,要是全球暖化已非得讓原來住在危險地區的人搬離才行呢?
- 台灣某些集團的老板,會對自己公司的主管,要求他們去爬台灣百岳這件事,以機率來說,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造成公司主管的山難事件。因為地震與大雨變多,山上的土石流或山崩的發生機率就變大,常爬山的人就會讓山難的發生機率也變高。
- 全球暖化的趨勢也會讓很多大企業老闆發生空難的機率會變高,因為常常坐私人飛機去各國,而全世界發生各種突發的強風(或側風)越來越多與越強,就會讓飛機降落時,發生意外的機率變高。就連在空中飛的風險也變高。
- 以台灣有些藝人來說,經常喜歡挑戰各種高難度的表演方式,但他們本人不是特技演員或從小學体操或雜技長大的,越喜歡表演高難度的高空演出,就越會出現意外發生(如人員疲勞與安全防護的疏乎)。這都是以相對性思考去看事情的發展趨勢與發生機率。
過去教育常用標準答案的教法就是一種絕對性思考,也是一種僵化性的思考。而相對性思考就是要有相對應的比對事物,而且在不同時候可能會有不相同的答案。
因為現代很多人習慣聽從專家的話,而不願意自己思考,而經常會被一些騙子所騙(當然,很多是跟個人的貪念也有關)。
我個人曾經做過幾年的業務員,對於很多業務員行銷或說服客戶購買的手腕或話術,我也可以用「相對思考」來舉例。
例如有人的論點是把一些事實與一些自已的推論或憶測加入他的整個論述中,有時就很難判定出他的論點是否完全正確。有時會有一點點「感覺」奇怪,但要再花更多時間去查証。
業務員常用的就是先講一些你一定會說「是」的故事或事實,當讓你連續說了超過五次的「是」以後,你的防備心就會自然的比較放鬆了,然後,再把一些業務員想要說服你的事(未必都是事實,有些只是憶測或流言而已),再將這些事加入跟你閒話家常的對話內容中,讓你不容易知道那些是真的(或有事實根據的),而那些是加油添醋的(沒有事實根據的)。但重點是要讓聽的你去相信他(她)的誠意,很多業務員的肢体語言與表情都能配合演出他講的內容,讓你沒有懷疑他的理由,而進一步購買他的產品或簽下合約。
當然,我舉的是有些特別的案例,不是每個業務員都有這麼高的功力,或都是這麼像騙子的行徑。因為日久見人心,一個可以長久得到客戶支持的業務員,都會是以誠待人而且很勤勞與很負責任的,不然很難在業界長期生存的。
另外
許多宗教的論述都是絕對性思考。
例如,神是無所不知與無所不在的。但因為這種絕對性的論述,在很多現實生活或由各宗教的神職人員去解釋各種神的旨意時,經常會有矛盾的情形發生。
又例如,很多台灣人對於一些靈異現象或無法解釋的事,為了求心安,就寧可去聽信一些偏方、找術士做法、收驚、求平安符等等。
這就是一般人常說的「寧可信其有」,這也是一種「絕對性思考」。因為如果要徹底做到「寧可信其有」這件事,就變成什麼宗教或各種民間偏方都要信。但很多不同宗教彼此是相對立的,互相不承認對方的宗教與各種儀式的。一個人如果常在口頭上說「寧可信其有」這句話時,就是沒有經過大腦的說話方式,因為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矛盾了。
我要強調的是,不管是某些宗教詐騙或惡質業務員的推銷,當所舉的例子是用部分的事實去掩護部分的欺騙或洗腦的觀念時,就比較難立刻判定出來。有時就連獨立思考功力高強的人,一不小心,也會被騙到的。
這也是相對思考在應用時,會自然產生的黑暗面。
最後,以男女感情或愛情來說,我也可以給女生一些思考的剌激與思路方向的建議,一些由「相對思考」而衍生出來的建議。
先看看下面這幾個深情男人的例子(從YouTube找到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s3p1AbP4p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0e6x1mXjI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998WEjZq3k
雖然其中一個是保險廣告,是虛擬的故事,但由不老騎士的阿桐伯與花甲背包客的張廣柱的兩個實例來看。
這種深情的男子在現代年輕人之中,你認為你還找得到嗎? 如果還有,這些深情男人在年輕的時候,會有那些人格特質表現出來 ?
但男女之間的感情與相處也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會讓不老騎士的阿桐伯在他老婆死後那麼多年了,不但讓他沒有續弦而且還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他老婆在世時,有做到讓阿桐伯由衷感念的事。就是讓他在外打拼事業時沒有後顧之憂,家裡的大小事,完全不用讓阿桐伯操一點心,就連小孩晚上哭時,老婆也堅持由她來做,讓做老公的深刻「感受」到,阿桐伯就對老婆產生了強烈的疼惜感與虧欠感。當老婆比自己先離開人間時,才發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已不在這世界上了,所有一生中最深刻的回憶,都是發生在夫妻間「患難與共」的承諾與奉獻上。
我是男生,尤其很多男生從小到大是被教導不能流淚的。但當我在看這三個故事時,我都有流過淚,也很感動。但感動後的想法,就跟女生的想法是很不同的。會讓我們身為男生的,在老婆去逝後,根本完全不會再想要去找其他女人的原因,其實根源是相同的。
想想看,這種會讓男人終身無法忘懷的女生,本身是否也是「相對的」會有一種特質 ?
我先不講我的看法,但先給個提示:
台語歌后江蕙有一首歌叫 "家後" (跟台語的"牽手"一樣,都是老婆的意思,台語一直保有中國古代那種情感深厚的語意),這首歌是鄭進一寫的。一個男生可以寫出讓許多台灣已婚女性都感動不已的歌詞,是有原因的。但事實上,這歌詞內容也是講出許多華人男生心目中最想疼惜一輩子的"牽手"的那種人格特質。
讀者如果你是女生,你就可以去問問很多不同年齡的男生,看看他們的答案是什麼 ?
但請記得,問這問題的時機與情境要抓得很好,不然,如果你在Pub或夜店問這個問題時,就會被男人以搞笑版的答案,回答給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