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來看這篇文章的讀者是學生時,可能在看到「抓重點」三個字時,會自然而然的往準備考試的書本內容去做聯想。很多會考試的學生,都很會抓重點。
可以說是把複雜事件「化繁為簡」的能力
也可以說是訓練自己或別人去找到問題最根源的能力更有可能是會變成領導人對大眾或追隨者傳達「願景」或「核心價值」的一種能力
而這種能力是在不久的未來,會由機器人大量取代基層人力的時代中,相當重要的就業與生存能力。
剛好,台灣在幾個月前發生過的大事中,就有一個事件是可以拿來做為例子的,而這件事發生的同時,在很多其他國家也都有報導過多次。
這件事就是「太陽花學運」
如果住在台灣以外的讀者,不了解「太陽花學運」的內容,也可以在維基百科找到相當程度的記錄內容。
「太陽花學運」一開始的名稱應該是「反黑箱服貿運動」。
想想看,原來最開始就是「反黑箱服貿運動」,其中明明有寫出「反黑箱」三個字在其中,而且學生所提出的主要訴求,也是要先把服貿退回行政院,然後在建立兩岸協議的監督機制後,再用其來審查服貿啊! 學生從頭到尾的訴求並沒有「反服貿」,不是嗎? 真正的訴求是「反黑箱服貿」啊 ! 所以重點是要強調「反黑箱」才對的,不是嗎?
但是,當媒体在報導學運相關事件時,經常最簡化的標題就寫「反服貿」。所以當有些人不認同學生佔領立法院,而成立「反反服貿」時,媒体就更容易把學生的訴求簡化成「反服貿」,而不是「反黑箱服貿」。而當「反服貿」與「反反服貿」(或「挺服貿」)的兩方人馬在台北街頭形成對立時,會讓全台灣與全世界不了解內容細節的人,就簡化的下定論,說學生是「反對服貿」的。
所以,開始有人批評學生。你們學生連服貿的內容都不清楚,怎麼可以去反對。然後,很多民眾經由媒体整天的各種不同報導,再加上各種名嘴的分析與評論,一般民眾即使認為政府無能,但對於學生反對自己都不了解的事情,也不是很認同(會讓人覺得學生是為反對而反對的不理性訴求)。
有些人則說,服貿是全球化的一環,而台灣是島國,一定要跟全世界接軌,不可能把自己關在小島中,不跟別人往來。而且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第一大經濟體。學生怎麼可以不顧世界的趨勢而去反對簽服貿呢? 過度保護國內沒有競爭力的產業,事實上是害了這個產業,學生難道不知道嗎?
甚至我還聽到有人只是簡單的發表自己的觀察結論說: 好像去佔領立法院的學生,大部分都是讀文科的(暗示這些學生因為不是讀理科,所以比較沒有就業機會與國際競爭力)。
所以,當整個學運事件變成是全台灣最重要的事件時,學生的訴求重點卻被模糊掉了。更令我吃驚與不解的是,這些學生都是高學歷的,而且不管實際參與或從背後默默支持的人,人數都非常之多,而且集中大家的注意力與一起熱烈討論的時間與次數也都非常多了。
但為何沒有人把這個明顯被模糊或被誤解的「重點」給提出來呢?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注意到這件事嗎?
以「太陽花學運」來說,我從頭到尾都可算是局外人或觀眾而已。從第一天新聞報導有學生攻佔立法院時,我有特別High。但High的原因跟一般人不一樣,我有特別去注意學生的訴求是不是跟我在另一篇 "預見一個無貪污的國度 "文章強調的「重點」一樣,我以為學生已經知道改革整個台灣環境的焦點與「重點」,就是在立法院 ! 所以才會去攻佔立法院。
但結果不是,整個為期23天的「太陽花學運」,學生領袖在每一次對外說明任何事時,完全沒有提及我認為的「重點」。
如果我是學運領袖或學生智囊團或在背後支持的民間人士,我一定會讓學運領袖在每次受媒體記者包圍時,講出這個「重點」。
要是學運領袖在任何一次面對媒體時,可以說出如: 我們不是「反服貿」,我們是「反黑箱服貿」的重點key words時,整個新聞的定調與民眾的思考方向,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如果學運領袖有對媒體講到「重點」後,再有記者或其他人問學生(不管是學運領袖或立法院外靜坐的學生),學生都可以很誠實且理由充分的回答:我們是不懂服貿,而且我們也很想知道服貿的內容。但我們不同意(或不爽)政府用這麼蠻橫的方式,用黑箱的方式去處理影響這麼多人民未來的事。
所以,學生不會因為不了解服貿而去反對,就因此被民眾批評。因為「重點」是「反黑箱」,就是「反不透明」的政府決策,而不是「反服貿」。
所以當學運領袖在多次公開發言時,都有一再強調我們不是「反服貿」,我們是「反黑箱服貿」的重點時,就不會有「反反服貿」或「挺服貿」的對立團體產生。雖然一定還是有人不認同學生強佔立法院這件事,但不會用「反反服貿」或「挺服貿」這個訴求,讓媒體去簡化與誤導學生的訴求。
當學運訴求的重點「反黑箱」有被多方討論後,除了在學運期間會獲得更多民眾的支持外,在學運之後,民眾與政府會更注意到政策透明的重要性。而「太陽花學運」在台灣民主歷史的定位,會更形重要。
這中間最根源的「重點」,不也是政府的一種「黑箱」作業嗎? 政府多次被批評房地產稅制不公平後所提出來的理由,實在令人不敢恭唯。
就連應該站在人民這邊,為人民監督政府的立法院,也是經常用「密室協商」的不透明方式,來通過比較爭議(或雙方利益難分配)的法案。
所以,你會抓重點嗎?
或者,台灣大部分的人會抓重點嗎?
還是只有我一個人自以為是的重點?
有時候,我覺得有獨立思考的人,在台灣是相當孤單的
要是我是官員,我會先想一想台灣產業自己的優勢在那裡,或要往那個未來明星產業先怖局等等,這才是「抓住」整個複雜問題的「重點」。如果政府在沒弄清楚各產業的實際競爭狀況前,先簽可能先受害。就好像一個手機品牌的公司,在產品定位與消費者喜好的重點還沒弄清楚前就搶先在競爭對手前上市,結果反而是消費者拿到品質不良的手機,而對該品牌的形象大打折扣。
想想看,當初賈伯斯在推出的滑鼠與圖形介面的蘋果電腦時,滑鼠的這個裝置,難道是蘋果電腦發明的嗎?
還有後來iPod與iTune
stores的結合而主導網路線上音樂產業時,蘋果是第一個發明在網路分享音樂的人(或公司)嗎?而以電腦產業來說,微軟是後來才「跟進」推出「視窗」(Windows)圖形介面的作業系統,微軟不是也一樣可以主導整個電腦產業嗎?
先簽FTA是有優勢,但還要看整個國家的競爭力與反應能力。不然,一旦國內產業沒準備好,太快開放反而是造成社會動盪的源頭。
很多人一定會質疑,如果領導者所抓的重點或所提的願景是錯的方向時,不是會讓很多已經投下去的資源與人力都浪費掉了?
是的,如果領導者不是真的有抓重點的能力,而只是跟著流行就一廂情願的認定他所設定的重點,一旦提出來給跟隨者討論與思考時,一定會遭遇很大的反對,尤其是很容易找到這個所謂「重點」的矛盾處。
一個人可以被大眾確認是領導者時,通常是該領導者所提的重點或願景,是經過市場真實的考驗與証明成功的。真正成功的領導者在說明自己的重點與願景時,是有相當熱情的,是可以感染其他人的。即便有很多人在當時受到領導者熱情的感染,一旦跟隨者眾多,而且讓大眾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思考與情緒沉澱後,一定會有人再次提出來他們所質疑的地方。
真正問題的重點被找到時,在經過眾人討論的階段時,即使有很多人提出反對的意見或擔心時,真正的領導者也可以針對反對者提出的意見或擔心的點,可以找到跟自己「重點」有所關連的地方,或者事情處理的輕重緩急的清楚說明。真正的領導人,除了會抓重點外,更懂得與跟隨者做溝通(有非常高的同理心)。
附註
這篇主題,我用「太陽花學運」來舉例,不是我特別支持這次的學運(事實上,很多學生在學運期間的作為與表現,我就很不認同)。而是這個集体沒抓到重點的事件,讓我深感驚訝。
另外
關於「抓重點」更多的例子,我可能以後有「感覺」時會再寫。畢竟,當事件太過複雜,而其中又有牽扯到人性或不同立場或不同意識形態在一起時,台灣人好像一直不是很會處理這種事,而我好像可以在我這個部落格的小小天地中,可以給有興趣的讀者一點點參考價值吧 !
已經變成了版主的忠實粉絲了..
回覆刪除我本是一位沒有想法主見的人.
文章也看的慢.到現在也沒看完.只是開始會去多想
有時候還是會恢復到沒有想法的狀態
最近想一想.有些疑問仍還是想不透
是否深入當下多想的時候就比較理性些?
反而因情緒起伏所想的事情通常都較感性?
且理性通常是否是用腦在想 而感性都是用心在想
也沒有所謂對錯只是覺得有此區分而且理性的想法通常比感性來的深而且遠..還是我想太多了?
我的工作算是一技之長有底薪但仍得靠業績抽成來賺錢.
這工作要常常跟不同的人互動.
但現在的我有了些矛盾
這工作做了4年起初我認為技術是重點 跟人不用太大互動也沒關西
但這工作真正需要的還是跟人互動有交集..
可能因為個性上的關係跟人互動總是欠佳到現在都還在努力尋找突破點
我觀察到我們幾位同事卻有辦法在陌生情況下拉近關係變的很熟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無法突破的...說白一點可能是我臉皮薄需要改進
有時想自己是否是不適合這工作?還是說不適合只是藉口罷了?
不斷嘗試不同模式的互動 但是進步的空間真的是慢甚至是無效果
後來有位朋友察到有個症狀名叫亞斯伯格症.症狀似乎就是我這樣..
還沒看到這篇文章我每天都嘗試著改變自己與人的互動模式
但看完以後才發現我進步的慢是否真的是因為此症狀才如此?
我是否該相信真的有這症狀?但是我卻覺得我真的有進步沒像症狀上的如此嚴重
連續4年薪水仍都是在一條線上完全沒有升高的跡象.
做這行的老闆都說做久了自然客人就多了業績就高了
但這只發生在更早的時期以及少數的人.且這市場已經過度飽和了.
每天都看到有些同事上班輕輕鬆鬆很自在一些緊張感都沒有
但我每天上班卻像天人交戰..想著與人互動想著我的業績問題.就像自己不勝認自己的工作.
有時候也都會想想真的是有所謂的不適合的工作嗎?
麻煩版主能幫幫我解除我心中的疑慮...謝謝
Hi 楓葉子
刪除人際的互動是跟個性會有關,有些人天生就是能跟陌生很快的打成一片,有些人則很難。但個性上比較外向或內向,都跟業績或人際互動都沒有一定的必然因果關係。因為我曾經在不同行業做過業務員,也遇到很多不同個性的人做業務員(包括不大會表達自己的人),都可以把業績做得很好。業績好的人(不管他的個性是如何),都有共同的重點___那就是讓人相信你。相信你的誠意,相信是你是真的為對方好的,相信你是個說到做到的人。
個性不善表達或不懂人際互動,可以用真誠與長一點的時間來証明你自己。
至於你是不是真的是亞斯伯格症的人,請花一點時間去找專科醫生來確認,不要讓非專業人士來猜,而影響到自己的感覺與判斷。
我這一篇文章是在講「抓重點」(我的每一篇都有一個主題,我都希望讀者讀完後,在該主題上做深思),所以我就抓重點來問你一個問題(你也可以多次問問你自己)。
你是要成為羊,還是成為獅子 ? (我的另一篇"環境與價值觀"有提到過)。
謝謝你的留言
Cash
謝謝版主回覆.文章提前看了
刪除不論是成為羊或獅子都該深思檢視自己為何
之後想不透要請版主指點..謝謝
謝謝版主!
回覆刪除「抓重點」這主題讓我想到帶孩子時講故事的「問問題」。從欣賞繪本到演繹繪本,這一關正是我無法進步之處。從「怎麼問問題?」到『為什麼沒有問題?』引我想到「獨立思考」,
從事新聞工作一段時間後,卻總是離世道甚遠。內裡有對「思考」、「判斷」的疑慮。主要來自新聞工作下反覆的未被滿足的那一塊,我想。眼看這世道在隱隱的暗流中被無知、無理的操作而形成,並不愉快。偶而被觸及「觀察」、「人心之所向」就彷彿一陣排山倒海的不滿與理想,雖然爽快,但也帳然。
我更好奇於「如何驅使獨立思考能力的啓發?」望您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