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獨立思考談幸福-5: 「自知」 最幸福 ?

我們小時候聽到的童話故事,它們的結局經常是: 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長大後的我們也慢慢知道,王子有可能變心去找「小三」,王子跟公主也可能會因個性不合而經常吵架或貌合神離。

幸福是絕大部分人都想得到的,但:

什麼是幸福 ? 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

這個主題是我覺得最難寫的一個主題,但它卻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主題。
難寫的最主要原因是: 幸福是每個個人相當主觀的認定,而且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環境或有不同剌激加入或用不同的認知角度去看時,就有可能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要知道幸福的觀念有多廣泛與多樣化,可以先想想下面這四種不同角度的問題:

第一: 是自己認定的幸福就是幸福?
以不丹王國( the Kingdom of Bhutan)來說,她曾經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有些說是最幸福的國家),但現在不丹開放觀光以後,就有很多不丹人不會像以前那麼快樂了。以前的人民覺得幸福,是沒有跟其他國家的人比較(因為資訊不足),一但知道外面世界帶來更多新奇與方便的事物時,在想要擁有更多的慾望與自己實際收入的比較後,很多不丹人民也不再自我認定那麼幸福了。


第二: 還是要跟別人比較過後的幸福,才是幸福? 如果要比較,跟誰比? 比較那些?
跟古時候的人比起來,現代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過得都比以前的皇帝或國王(王后)舒適多了。例如,以前的皇帝也無法在夏天吹冷氣,而且家裡有冰箱可以隨時吃冰。想出國可以搭飛機,幾小時後就可到達其他國家等等。但現代人有覺得比較幸福嗎?
很多心理學家做過的幸福感比較實驗的結果像是: 如果鄰近國家的人民平均收入是你的十分之一,你會覺得很幸福,再加上如果你是住在高級社區,而社區內的收入是全國平均值的二倍時,也會覺得幸福。但如果你住的社區裡所有其他人的收入都比你高二倍以上時,你在你社區裡,你就會覺得你是你社區裡最不幸福的人。


第三: 幸福是目標? 還是過程? 還兩者兼俱?
中國人與台灣人的傳統觀念中經常有教人在年輕時多努力,而把幸福的目標放在年紀大的未來,就像很多人講的「退休後可以享清福」。我認為這種觀念是除了受到儒家敬老的觀念影響外,中國百姓長期處於貧窮的狀態下也有相關。所以造成在古老中國的家族中,一個能夠活得比較久的長者(當時平均壽命都很低),不用再付出勞力去工作而且又有兒孫滿堂盡孝道,而且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最重要,說話份量也最重,所以讓人覺得這樣子的生活才是最終的幸福目標。
但很多國家的人民是比較樂天(例如東南亞的印尼與南美洲的人民),比較重現即時享樂而不會像台灣人的重視儲蓄。但這些國家的人民在年紀大時,有比台灣人幸福嗎?


第四: 幸福就是一直活在平安、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中嗎?
很多宗教會談到最終幸福或絕對的幸福,也有描敘一個好人死後上的天堂或天國(極樂世界),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如果所謂的「天堂」就是每天做「沒有冒險」的事,沒有起伏也沒有驚奇與意外,不用擔心與計劃任何事情,這樣的一生就是幸福嗎? 這樣的生活是不是跟寵物的生活方式一樣的呢?


我這篇是以中文來寫,但以獨立思考的角度去談幸福時,國際語言英文對幸福的解釋也要考慮進去。例如在國際幸福日時,又一定會有新聞媒体去報導一些國家所舉行的國際幸福日的相關活動。
但幸福在英語世界的國家是怎麼做解釋的?

幸福的英文是 Happiness。最簡單來說,幸福就是快樂,可以講發生事件當時的感覺,也可以講自己長期以來的感受。所以外國也有很多人知道分享是快樂,助人是快樂,活在當下也是快樂。

如果快樂就是幸福,那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快樂在腦中是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都知道在很多情形下,當人們感覺很快樂或興奮時,可以讓腦中分泌多巴胺(dopamine),



多巴胺(dopamine)路徑示意圖


例如: 年輕人參加偶像的演唱會時的興奮與狂喜。

但不止在這種很亢奮的情境下,大腦才會分泌多巴胺。如果一個喜歡古典音樂的人,當他(她)在聆聽交響樂時,腦中也是會分泌多巴胺的。

我在年輕時就常想一個問題: 為何一些中老年人總是喜歡一直聽同一個曲目那麼多遍,還都不會覺得厭煩?

所以,我自然會聯想到一個問題: 年輕人聽搖滾樂的那種興奮的快樂,跟中老年人經常重覆聽同一個經典名劇的快樂,是否是相同的多巴胺?
到目前為止,我沒有找到有做這種比較的科學實驗。

但我想把快樂先簡單的區分成二個種類來看。

第一種快樂_興奮的快樂:
我想很多讀者有參加過很多大型歡樂聚會(party)如: 跨年煙火,畢業舞會,搖滾巨星的演唱會,甚至參加世界盃棒球賽、NBA藍球的決賽現場等等。當你置身於現場熱血沸騰的情境,如果再加上你支持的球隊獲得大勝時,那種快樂會在人的大腦內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讓人一直想要一而再的嚐試,連多年後的回憶也能再次重現當時的快樂回憶。

第二種快樂_心靈感動的快樂:
很多讀者也應該有聽過非常動人心弦的歌聲。雖然每個人對抒情歌或古典樂的喜好不一定相同,以台語頂級歌手如"江蕙"(我唯一認同住在台灣的所謂「歌后」),國外頂級歌手如Cerlin Dion、或甚至是古典歌手如Andrea Bocelli,如果你非常喜歡他們的歌聲,當你在聆聽時,你也是覺得很快樂的,你的大腦內也有分泌多巴胺的。

如果兩種快樂你都有經驗,我相信你很清楚這兩種快樂的感覺是不同的,所以在大腦內發生的事也是不同的,所以就算現在科學家只能說明兩種快樂都有分泌多巴胺,但一定有其他因素也有在其中,而造成這兩種快樂的不同。

不同快樂的因素不是我討論的重點,重點是那一種快樂比較能持久。
很多人的經驗都知道,第一種的會比較強烈,而第二種會比較持久。

很多心理學研究與實驗都知道,第一種強烈的興奮與快樂,通常會變成類似上癮的現象。 就像很多藝人、名人或影歌星,經常是生活在開party的歡樂日子中,但相同日子過久了後,卻經常想要找到更high的快樂,而經常最後就會跟毒品有關,因為平常的任何party已經沒有能夠到達像毒品一樣強度的high(剌激)了。

所以,談到快樂,不管是科學界或宗教界或哲學界所提倡的快樂,都比較像是上面講的第二種快樂,是屬於比較持久的快樂。


一般人都常會認為,有錢後就會有持久的快樂與幸福。

但變有錢後,就一定會幸福嗎?
我的答案:
不一定 ! 就看你本身對財富的觀念到什麼程度。

財富的駕御就像開車、開飛機一樣。當你沒有駕御的能力而坐上駕駛座時,你是相對危險的。如果你本來就不懂如何賺錢,而你卻突然擁有一大筆錢,你可能到最後不僅沒有得到幸福,還可能失去原來的朋友或可能會因你的財富而招來殺身之禍 !

你以前如果有往這方面去想過,就可以從很多社會新聞看到實際的例子。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如果原來不是有錢人,你週圍的人也大部分都不是有錢人。如果你突然變有錢了,而且你還跟原來的親戚朋友繼續來往,你又想使用你的大筆金錢來享受快樂,你的親戚朋友就會注意到。結果他們不是一直來跟你借錢,就是想從你這邊得到好處,或是對你的財富產生貪念。人的各種貪婪、忌妒、猜疑等等人性的醜陋面就會一直在你的周遭出現,你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去處理這些事,你就得不到原來預想的幸福。


人是群体動物,所以絕大部分的人不會離群索居而又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人是要分享後才會感覺更快樂、更幸福。許文龍先生在他的「零與無限大」這本書裡就有提到這種分享的觀念。
許文龍先生用他的「釣魚哲學」來舉例,如果一起去釣魚回來的人中,只有他一個人釣到很多魚,但其他人都沒有釣到時,這樣他並不會覺得快樂,因為不能分享快樂。只有在大家都有釣到不少魚時,大家都能互相分享釣魚時的快樂,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財富也一樣。就算大部分人無法做到像許文龍先生的利潤分享(包括員工、供應商與客戶),但如果你能把你不算多的財富分享給有需要幫助的人時,你也會覺得很快樂。台灣不久前就出現一個有愛心的名人"陳樹菊"。陳樹菊在台東賣菜,多年來捐款行善近千萬元,獲得富比世(Forbes)選為亞太地區傑出善心人士。她不能算是有錢人,但她是真正懂得分享而得到快樂的人。



真正的幸福感或終身持久的快樂,都是必須要個人內心擁有充實感與成就感。

其實,上面這句話,就是我對「什麼是幸福」或「如何得到幸福 」所給的答案。

我認為幸福的人生,不是一生都過得很平順或者不用去煩惱任何事情。我認為人生並不是像活在「天堂」或「極樂世界」的日子後,就會擁有持久的幸福感覺。
人生是要活得精彩,也就是要能去体驗人生中的各種喜、怒、哀、樂、忌妒、猜疑等等人性自然的反應,再慢慢由生活的歷練中學會如何去寬恕、信任、感恩後的幸福感受。
很多宗教的虔誠信仰者也有体會到這種程度的幸福感受,但有獨立思考的人不用特別去信仰任何一種宗教就可以達到這種幸福感受,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要「自知」!

「自知」就是一般人常講的「人貴自知」。但不是單單了解自己的個性或喜好而己,而是你要知道你自己的目標後,加上考量你自己的能力,你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時機下,你可以做的最佳選擇。

我很同意有人說過: 幸福就是把上帝給你的牌,你盡全力把它打到最好。

一件你想要做到的事,你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去做了,而最後得到的結果並非你原先的預期,但是,這就是你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結果時,那就接受它吧! 真心誠意的全心接納這個結果。

要做到是很難的,我知道。
事實上,這一篇不止是獨立思考的進階篇,而是高級篇了。我整個獨立思考的部落格就是要讓讀者用獨立思考的精神去找到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天地,去實際走過專屬於你自己的人生軌跡。
而我自己也是還在前往幸福的道路上,邊測試、邊選擇與邊享受。


如果讀者是我部落格的常客,就可以跟我之前的 "獨立思考之往夢想前進系列" 的四篇文章去做對比。我認為,夢想與幸福的追求,都要先做到「自知」。
我對獨立思考的定義(並且與批判性思考做的比較),就是把「自知」提昇到比批判性思考更高層級的境界。

對於「自知」,我也建議讀者可以從「需求層次理論」去思考,去幫助讀者的自我了解。

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由"亞伯拉罕 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
他提到的需求有從最底層的生理需求(身體基本需求)到最高層的自我實現的需求。

 

 
需求層次理論示意圖


例如「吃」是屬於最底層的生理需求,但如果你真的很喜歡美食,而且願意將「吃」做為終生追求的事業時,把食物的品嚐或烹煮做到大家都公認你是美食家或美食主廚時,你就已經從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層的自我實現需求都達到了,你就會達到那種持久的快樂,你就會感到真正的幸福。


最後,我用二個發生在我週圍且與幸福有關的真實小故事,分享給讀者。

我曾經在很多公司工作過,在曾經工作的前後二個公司的同事中,有遇到二個相似情境的故事,但二個故事的主角卻用不同的態度去處理這相似的情境,而有不同的結果與幸福感受。

第一個主角是台灣女生,嫁給一個客家人。他的公公婆婆在家裡都是經常講客家話(客家話是相當接近廣東話的一種方言),但這個女主角不會講客家話。與公婆住在一起的日子,經常要去適應公婆的生活習慣與不同的價值觀。這個女主角雖然不會講客家話,但卻很喜歡吃客家菜,而她婆婆也很會煮客家菜。因為這個女主角的個性比較有自己的主見,對於婆婆的想法不一定能夠接受,婆婆講的話不一定會全部照做。結果日子久了以後,婆婆雖然都會講國語與台語,但開始故意在家裡都只講客家話,而這個女主角慢慢覺得自己被冷落與排斥,因為明明在晚餐時間,婆婆在自己與老公的前面是在講自己的事,但因為自己聽不懂客家話,所以不敢直接問,就等到睡覺前再問老公。但老公是個很孝順的兒子,不願意把婆婆講的話完全照實的講給自己聽,結果日子久了之後,發生的誤會就越多,老公也開始對自己與婆婆間的問題沒有耐性,後來造成自己必須帶著二個女兒搬出去租房子住,不然就無法再繼續這樣的生活了。

第二個主角跟第一個主角有著極為相似的情境,一樣是不會講客家話的台灣女生,嫁到平常公婆都講客家話的家庭中。剛開始的婚後生活跟第一個主角是幾乎一樣,這個女生的生活不是很快樂。有一天,她知道婆婆很會煮客家菜後,突然改變原先看事情的角度。開始學習烹煮原先不是特別喜歡的客家菜,但因為她內心想著,自己的老公也很喜歡吃婆婆煮的客家菜。在某個星期日的早上,因為公公想要吃某一道客家菜,公公要請婆婆煮這道菜來吃,這個女主角就趁這個機會,也大聲呼應叫好,她說她也很喜歡婆婆煮的這道菜。剛開始婆婆有點不大相信,但後來被這個女主角的熱情與一連串的稱讚所征服,婆媳兩個人破天荒的一同去市場買菜。從那時候開始,婆媳之間的關係開始由互相的猜忌與不信任,變成有點像是親密的師徒關係。媳婦越來越知道婆婆的個性與喜好,也懂得在最適當的時候給婆婆讚美(不管是在烹飪或其他方面),整個家庭的良好互動也影響了下一代的人格特質與學習態度。我覺得真正的幸福就在這個女主角的身上發生了。


附註一: 我是男生,以上兩個故事都是在辦公室的午休時間或其他比較空閒的辦公室時間裡聽到主角自己跟其他女生聊天時所說的。上面的第一個主角事實上是我後來公司的同事(也就是第二個主角的故事先發生),我故意用這樣的寫法會比較有清楚的對比。

附註二: 本來台灣社會已經慢慢變成小家庭制(年輕夫婦與公婆不住在同一戶中),所以婆媳關係就比較不嚴重。但最近幾年,年輕人因為收入變低而物價相對變高的狀況下,在結婚後需要跟上一代同住來節省生活開支時,新的婆媳關係就會變得相對重要了(對幸福感來說)。





後記: 我在TED看五年已經看超過1000個演講了,其中跟快樂或幸福有關的演講也不少,我選其中三個不錯的演講介紹給讀者,因為部分內容也跟這篇文章的某些觀點相同。

紹恩.阿克爾:優質工作的快樂秘訣

Paul Bloom:快樂的起源

丹尼.吉伯特問: 我們為什麼會快樂?

1 則留言:

  1. 太讚了!!正處在很迷茫的時期不經意間逛到你的博客,很受用,希望博主可以一直寫下去。:)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