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9: 「主動」與「被動」的差別

前言:
這一篇是轉念系列的進階篇,所以會比前面八篇轉念系列的觀念還要複雜一些,而且這一篇觀念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不容易找到好的例子來說明。
如果讀者只是從題目來判斷,大部分的人不會覺得這一篇有什麼可讀性。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很清楚的知道,主動當然是會比被動好,不管是學習上或是社會的競爭上,都是主動的效果比較好而且會比較佔優勢。
但如果讀者知道這一篇是有些部分在講由被動轉為主動(或者說可以從劣勢轉為優勢)的可能性與例子時,應該就有比較多的讀者會有興趣了。


我會把主動與被動的差別,放到「轉念系列」的文章來討論,就是要以不同的角度去剌激與試著轉變讀者的觀念,「主動」與「被動」不一定是固定不變的觀念,而可以是個「動態的」或「相對的」觀念。



首先,還是要先講一下主動的好處:

生活中有許多「主動」與「被動」的事件,仔細觀察或思考這些活動時,有些可以找到自己(或子女)天賦的線索,有些會幫助自己打破原來觀念,有些可以幫助自己或別人致富或完成夢想。

主動的生命比被動的生命精彩與豐富。當大腦主動時,腦細胞獲得氧氣與葡萄糖的量就比較大,同時也訓練了腦神經元去主動連結其他神經元,這樣就有更多的「觸類旁通」的創意、聯想力與創造力的出現可能。

讀者可以花一點時間去想想自己生活中的事件,那些事是自己主動去做的多? 那些事又是被動必須去做的多? 而這些事又對自己生活有那些影響?


舉例一: 大部份來說,看電視是被動,上網找資料是主動。

如果看到自己很喜歡的電視節目,而會去排固定時間去觀看時,這時候可以算是主動。但如果同一電視節目所講的內容經常重覆,或者前後同一主題有前後矛盾時,觀眾又不會質疑的照單全收時,這時就是被動的,而且是沒有獨立思考的被動。
以台灣來說,台灣電視節目與新聞報導的水準已經低落超過十年了。很多人很喜歡的節目,當我被動的看到時(跟別人一起看電視,由別人選擇節目),我就多次發現很多有前後矛盾或完全引用錯誤資料或有為某廠商置入行銷廣告的企圖時,其他人好像完全都沒發覺。有些人經我的點出或解釋時,還會有一些反應,但更多人是完全的不在乎,好像看電視就單純只是「放空思緒」的時間而已。不管電視內容是合不合理,有沒有矛盾,幾乎完全是不在乎的。我認為這些人就是被動的看電視。
而我看電視時經常會自動去找尋我有興趣的主題來看,當節目內容或新聞報導說法有問題時,我經常會再去上網找資料比對或去找我自己多年蒐集的資料庫去比對。相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算是看電視,我還是經常自動會有從被動轉變成主動的習慣。


舉例二: 看到有感覺的文章去轉寄給其他人是主動,收到的人去看是被動。

主動學的快,記憶連結的好,大部分是因為你對該文章(或主題)有興趣或有經驗,在你大腦中已有一些連結與相關腦神經元的觸發反應。而被動收到你轉寄文章的人,未必跟你有同樣強度的連結與腦神經元的觸發反應,所以相對也比較容易忘記。這就像很多老師去分享某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給學生看時,學生經常沒有很高的共鳴或反應。這也好像父母在看到某一社會新聞事件,而利用機會去諄諄教悔子女時,子女未必都會聽得進去或記得住。



主動在大部分時候都比較好,但不代表你什麼事情都要選擇主動,因為你不是超人,你的每一天也跟其他人一樣,都只是24小時而已。
當你專注於你的長期目標或夢想時,你就會知道在某些場合下,選擇被動是比較明智的。因為你週圍的人都會影響你,而你一定會在某些時候必須要採取被動。但在被動時,你卻可以用獨立思考去觀察或傾聽其他人,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週圍每一個人的個性與處理事情的態度與習慣。


什麼時候主動好? 什麼時候被動好?

生命如果是主動去探索的,是會比較豐富與精彩的。但生命如果是被動的或被安排好的時,是會變成相對貧乏與空洞的。就好比一個人處在青春期而正在探索世界時,做父母的,最好被動的在一旁觀察與等待被子女問問題就好,不要想太主動的要給任何自以為比較好的建議或比較不會犯錯或浪費生命的金玉良言。

很多狀況下,不是說父母就不要給子女建議,而最好是選擇在對的時間點或情境下,「被動」的去給子女建議。但所謂對的時間點或情境卻是可以由父母「主動」或故意安排下出現的。


以學校老師來講,如果學生不愛讀書,上課都不專心或在上網或玩手機app,這時老師也是處於被動與劣勢,因為不能隨便當掉學生,也不能不照學校要求的教學方式教學生(也就是由考試主導的教學方式)。但老師如果有心要把學生教好(像是救一個是一個的心態),就可以主動去了解學生(找機會去問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或偶像團体或線上遊戲或手機app),去讓學生對你上的課發生興趣(例如老師每次準備十分鐘左右的故事時間,或笑話時間),對老師信任(去做一些讓學生驚訝或甚至會感激老師的事)等等。這些都有人已經做得到,讀者可以自行參考電影"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的情節。


當要教育子女時,父母可以經常主動與被動的態度交互變換。
教導子女要有紀律與生活的規範時,父母本身就要主動示範並且要以身做則。如果發生與子女意見不合,或要建立起與子女間的理性對話或討論的模式時,都是要由父母主動的去引導話題與控制討論情境。
但如果要去發現子女的天賦或興趣時,父母就要「順勢」的被動了。當子女「自然發生」對某件事產生興趣時,引導式的問問題就會非常重要了。因為如果子女還很小,光是好奇心或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時,就不容易讓父母去確定子女是真正的有興趣,還是因為一時的好奇或被其他小朋友影響。此時,在一旁觀察與跟著子女的思路或想像力去問問題時,會是個好的切入角度。當子女多次對同一件事有發生連續做很多次或可以一次專心做很久,而且經常發生忘記時間已經過很久了而不自知,這就可能是子女的興趣或天賦所在。


當子女在學校發生衝突或犯錯時,家長最好是被動的時間多。多傾聽、多了解事情的真相(從不同人對同一件事的說法),如果真的是子女的錯,就可以讓子女學習自己主動認錯,或從錯誤中學習。這整件事也可讓子女學習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起責任。
如果家長沒有「耐心」,而主動為子女去跟其他家長理論,反而讓子女變成被動而又不負責任。如果子女常常發生錯誤是自己犯的,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很可能都是因為太過保護的父母,主動介入所造成的。這也是所謂「直昇機父母」常發生的現象。


對於長期用原來觀念去教育子女的家長,如果發現子女與自己的關係或感情不是很親密,也就是子女並不願意把心事跟自己講,而卻比較願意與自己的同事或朋友講時,這時候就要用主動與被動的觀念交互變換,慢慢的讓自己的子女願意跟父母分享內心的想法。但父母本身要先有相當的耐心,因為很多父母長期對子女的「主動」要求時,卻又長期的不顧子女「被動」又不情願的反應,當然造成子女很難在短時間內,就會對父母這個「有壓力來源的對方」講出內心事。


父母教育子女(或老師教育學生)的主動與被動的應用,我可以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舉例,讓讀者去思考。

舉例:
很多人都應該接過銀行的「電話行銷專員」打來的電話,要你去辦信用卡或信用貸款,這時你是被動的(因為是對方主動找上你的)。當你很忙或你沒有這種需求時,你很不情願去接這種電話,而且希望對方趕快講完電話。但你也很清楚你可以立刻掌握主動權,因為你可以立刻掛斷電話。不過如果只是主動的掛上電話,這種反被動為主動的行為也只是最基本的,沒什麼實用的價值可言。
但如果你是家長而且子女已經到了叛逆的青少年年紀了,又或者你是一個私立大學的老師,而你的學生是以不愛上課的學生居多時,你就可以試著「轉念」一下。同時運用我另一篇文章"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3:訓練想像力"的方式去想像一下:

如果你的身份變成你家裡那個青少年子女或是你班上的一個不愛上課的學生,而打電話來的那個電話行銷專員就變成是平常跟你子女訓話或是跟學生上課的原來的你(參考下方的角色互換圖示)。



角色互換圖示





當你正在上班或工作中,卻臨時被一個電話行銷專員,濤濤不絕的想要用千篇一律的話術來改變你的想法,你當然會感覺很不耐煩。這時候你的心態會跟你子女在聽你平常訓話時的心態(或學生聽老師上課時的心態)是很相似的。而電話行銷專員在電話的那頭(想像這時的他,就是那個平常的你)可是相當「用心」的,已經準備好各種不同的講解方式,要讓你去聽從他的建議,而讓你同意使用他所推銷的信用卡或信用貸款。

但如果你有時間,而且願意轉換心態去聽聽看這些電話行銷專員到底都在講什麼時。
想想看,對方的行銷話術,你為何會不想聽 ?
是不是千篇一律?
是不是電話行銷專員老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想事情?
對方一點也不了解你,是不是對方一直是以自己的利益來考量?

想想看,你的子女或你的學生平常是不是也用同樣的心態這樣來看待你?

當你把心態轉向被動這邊(你的子女或學生心態那一邊),你會對電話行銷專員有什麼感覺與想法?
當你把心態轉向主動這邊(你平常訓話或講課方式的那一邊),再比對你跟電話行銷專員的講話方式,有沒有很多相似之處? 然後,你再回想你的子女或學生對你的反應模式,是否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如果要反被動為主動,你也可以引導電話行銷專員你要談的主題。對方如果想要做成生意,就會先配合你的主題先跟你談。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想像與練習。
如果對方有辦法在談話中進一步了解你的生活狀況或者你的喜好,甚至是你平常最在乎的事情時,你是否比較願意告訴對方多一點 ?

對方如何才能打動你?
對方如何才能了解你平常的狀況?
如果對方已經先認識你的同事或朋友後,再來跟你聊他與你同事(或朋友)之間的事時,你是否比較不會排斥對方?

回頭再想想看,你平常有先了解你子女(或學生)在想什麼嗎? 他們最在乎什麼嗎? 你講什麼內容他們才會聽得進去?



以上例子與說明,應該會有相當大比例的父母或老師不認同。因為他們會認為實際上的狀況會比較複雜,要讓子女或學生去改變態度是相當不容易的。我同意,但這也就是這篇文章會是進階篇的其中一個原因。

「主動」與「被動」的交互變換或應用時機的拿捏,本來就要多練習的。但會讓一個人去練習新東西與建立新習慣之前,也要先讓這個人能夠去接受新的觀念才行。這一篇就是先讓人去思考這種觀念。


「主動」與「被動」除了家庭與學校教育的應用外,也有很多是可以在其他生活上的應用。
例如很多種公司的業務人員是經常會被客戶罵的。即使問題不是出在業務人員本身,但只要公司產品有問題時,以客戶的角度來看,業務員就是代表公司。業務員在被客戶罵時,就是訓練業務員在劣勢時(被動時)的轉念思考。可以訓練業務員如何同時在安撫客戶的情緒中,又可以蒐集客戶平常不願意講的真心話,或其他競爭對手的寶貴資訊(生氣時講的話,真實性相當高)。或可以「借用」客戶對公司產品的批評,成為回頭找公司內部溝通與改進的事証。

我本人以前在做房屋仲介的業務員時,就是經常使用「主動」與「被動」的交互變換觀念,可以在買方拉價或賣方殺價的過程中,有個斡旋與談判的應用。

事實上,商場上的談判高手與精彩事例非常多,但考慮到很多人沒有從事業務員經驗,而且每個產業的業務型態不一樣,要找出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的例子,不是很容易。所以我不選擇用真實業務談判的事例來分享。

不過,「主動」與「被動」的應用時機真的非常多。
如果主動是 "1",而被動是 "0",而主動與被動的交互變換就可以有無窮盡的運用,就像電腦科技的源頭,也是由許多的0與1的組成。


其他的應用:
寫書或寫文章也一樣,當作者是主動寫出來的,通常品質會比較好,比較會言之有物。但如果是被出版社逼著出書的,通常就比較沒有原來的水準了。
例如:
我在我其他文章中有推薦梁旅珠的第一本書 __「梁旅珠教養書」。這本書我看得出來是由她「主動」寫的,而且寫得非常好。但最近剛出的這一本「跟著梁旅珠教出好孩子」,卻讓我個人感覺是相當「被動」的一種寫法。這種集合一些常見跟教養有關的FAQ(Frequent Asked Questions),再由梁旅珠本人回答快速又簡單的答案的書,讓我對這本書的感覺是: 這種書是給沒有獨立思考的讀者看的,尤其是給從小到大很會背書或背公式,而且勤於練習數學題目才考上大學的家長們看的。或是一些習慣於「剌激與反應」的思考模式下而只想快速得到簡單答案的家長們看的。
當然,「跟著梁旅珠教出好孩子」這本書可能會讓很多家長覺得很受用,我只是講出我個人看完的感覺而已。但如果梁旅珠也會有這種被動出書的狀況,我並不意外。因為就連「富爸爸 窮爸爸」的作者也是只有第一本書值得看,其他「富爸爸」系列後續的書就沒有多少可看性可言。就連大前研一的書,也有好幾本是有被「灌水」相當嚴重的情形。


最後,再想想看:

像無手又無腳的Nick Vujicic與日本的乙武洋匡,他們兩個人是如何的轉念? 然後再由被動的劣勢轉變成主動的優勢 ?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獨立思考問問題-2: 為什麼要讀大學 ?



我一個女同事最近常在討論她女兒的事,因為女兒今年即將從國小畢業,所以經常跟同事間討論那一個私立國中比較好。前幾天,她女兒有考上她安排的私立國中,所以想要買一些課外書給女兒看,以作為獎勵(因為女兒平常就很愛看各種課外書)。這位女同事突然要我給她的女兒開一個課外書單,因為她可能認為我平常有提到的書,對她女兒會有用。
會被人要求寫推薦書單,我當然知道這是一種榮幸,所以,我有開始認真對待這件事。我就問這位女同事,她的女兒平常最喜歡看那一類的書,或是對什麼事情做的最專心,最感覺快樂。但我這位女同事竟然回答不出來,因為她只知道女兒愛看課外書,但卻不清楚是那一類的書最喜歡,更不用說會知道自己女兒對什麼事最有興趣或熱情。

這讓我想到,我在去年看到台灣商業週刊第1278期的內容時(封面主題是: 12年國教殘酷真相,小六開始衝剌大學),我那時就有衝動想要寫些有關教育的文章(用獨立思考角度去看教育),但後來還是決定先不寫。現在,真實的事件就在身旁上演,雖然我的女同事嘴巴上講說,如果女兒最後沒有考到私立國中也沒關係,但實際上還是很在乎的(不然為何要買課外書給獎勵呢?)。

現在的父母到底在擔心什麼 ? 為什麼只是國中而已,就要急著安排進私立國中呢? 為什麼有些家長對於還只是在讀小學的子女,就要逼著去一直補習呢?

第1278期的商業週刊就已經寫得非常好了,只可惜該期內容沒有對問題的最源頭再深入討論。不過,如果對於這個題目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一下。

我認識的一些父母本身已經是大學畢業的高學歷了,在小孩還沒進小學前,他們都還曾經說過自己會以小孩的興趣為主,不會一直要讓小孩去補習,畢竟,快樂的童年一生只有一次。

但是,當自己的小孩進入到整個教育体系時,原來的觀念與想法為什麼會被影響與改變呢?

我回想我讀小學的時候,雖然我小時候也曾被霸凌過,但整体上,我小學生時期的大部分記憶,還是快樂的事件比較多。當然,這些快樂的回憶都是跟玩的事件有關,從沒有跟讀書的事件有關。

「現在的小朋友都一直在補習,真的很可憐! 」,這句話我已經從很多家長(已是為人父母的同事與親友)的口中聽到過很多次了,但為什麼這麼多父母很愛自己的小孩,卻一直把小孩推入到那種不快樂的環境中呢 ?


我雖沒有生小孩,但以獨立思考的角度去問問題時,也可以用問對問題的方式,讓為人父母或身為學生的子女,去進一步思考小孩未來或自己未來的問題。


為什麼要讀大學?
如果你的子女沒有讀大學,你會擔心什麼?

我曾經問過很多父母這兩個問題,得到的答案會有下列幾種:
  1. 大學已經是現今社會最低學歷的門檻了,如果沒有大學畢業,就找不到像樣的工作,以後就沒有競爭力,會養不起自己。
  2. 如果將來工作機會不好找,至少有個大學學歷可以有考公職(如高考)的基本資格。
  3. 如果考上頂尖國立大學,同學的程度與家世背景大部分也都比較好,將來出社會也是可以多一些好的人脈,對將來的就業或創業都有幫助。
我之前問的父母,通常都是上班族或軍公教人員,也就是說,不是自己創業的創業家或小老闆(開店做小生意很多年,而且生意很穩定了)。因為如果是創業家或小老闆,通常我不會去問他們這兩個問題。就算有問(基於我的好奇心或想與一般上班族的父母去做比較),創業家或小老闆的答案也大部分如下:
  1. 看他自己,不想唸就不要唸,不唸大學又不會死。我會讓他先去工作,等工作幾年後,如果自己覺得還需要讀大學,自己再去唸,到時候會更清楚自己的方向。
  2. 如果他自己很會讀書,那就讓他一直讀,只要他(她)確定自己的興趣,讀不讀大學不是重點,而是讀出興趣才是重點。
當然,也有些大企業的家族子女,是被創業家安排的學校就讀,一路從「最好的」私立國小,讀到最好的國內外大學,準備為將來接下家族企業做準備。但重點是,被安排的企業家子女,未必真的都適合父母所安排的路,一些與自己個性或興趣不合的企業家子女,在父母的期望下生活,也是過得很不快樂。


我很早就有在問很多為人父母這種問題了。我本身也沒有讀大學,而且也不會想要再去讀大學或EMBA了(因為真的不需要了)。當十幾年前看過「富爸爸 窮爸爸」這本書後,就更深刻体會出,不同觀念的父母,對子女一生的際遇與選擇,影響真的很大 !
我不是反對讀大學,而是要學生自己或家長去更多方面的思考。很多國際大企業的工作職務內容,的確是需要大學的學歷,才有企業要用的基本專業知識作為基礎。

但你要問你自己,你真的(現在)需要讀大學嗎?
你已經相當了解你自己了嗎?

還是你已經是大學生了,卻知道自己並不愛讀書,也認為讀了大學也沒什麼用,也或者你想要延畢或再讀研究所,但內心深處事實上最害怕的卻是:   要為自己的將來負責 !

如果讀者有蒐集很多類似的新聞報導,就知道這種不願意長大與負起責任的年輕人已經非常多了,而且全世界都有。你應該聽過「靠爸族」、「單身寄生族」、「尼特族」、「飛特族」等等。

原因是什麼?

有個真正大師級的人物,在四十幾年前就已經預見這種情形了。

=======================================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在《不連續的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1969年出版)的書中提到:

延長教育年限當然也延長了青春期。就設計上來說,學校已成為保存青春期狀態的機構。學校讓年輕人留在最不自然的社會,一個只由同輩組成的社會……在學校,學生根本不可能成為成年人。
………

社會上大多數身體健康、受過高等教育且前途無量的年輕人,卻活在被忽視的青春期狀態,他們既未長大成人、也沒有生產力,卻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在這樣的社會中,青少年不法行為、草率的婚姻關係和離婚率攀升四處可見。青少年擔心負責、因得不到權力與機會而受挫苦惱。況且,社會被年長者統治──儘管表面上是由青少年做主。如果像時下青少年的口號一樣,覺得三十歲以上的人不可信賴,那麼他們就主動放棄了權利。他們已經承認,自己既不可能成為權力伙伴,也不可能推翻權勢。
………

我們不提供機會給沒有高等教育文憑者,就等於拒絕許多能力強、智慧高和潛力大的人參與貢獻並展現成績。除非在學術界工作,否則學業能力跟生活與工作能力並沒有太大關聯;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文憑能證明個人能力。若把文憑當成年輕人「潛力」及未來表現與能力的最終測試,人類的成熟發展就太不均衡。
………

學校必須接受這項事實:文憑已成為取得外在機會的手段,因此學校有義務肯定成就的類似途徑。不靠文憑自己闖出一條路的能人之士獲取文憑的途徑,至少跟循規蹈矩取得正式文憑者的途徑一樣好、一樣值得敬佩,也一樣有價值。學校為這些人設計的「獲得文憑」課程,當然一樣是高標準,跟上學取得文憑的標準沒有差別。
如果我們不去除文憑屏障,就會把機會變成夢魘,文憑也會變成歧視的象徵。這會讓我們的社會和經濟更窮困,剝奪我們累積的重要人力資源。如果不去除文憑屏障,我們的理想將受損,我們的專業會被嘲笑。或許更糟的是,頭銜的自負將取代成就的驕傲,成為知識社會支配一切的情緒。

=======================================



我很不願意引用其他人的文章,但真正大師級的「預言」讓我不得不佩服大師的觀察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而且上面大師觀點的摘錄也與這篇主題的內涵有共通點。


既然要用獨立思考去問問題,就不要只侷限在台灣教育制度本身,而是要放大範圍與跳出原來思考的框框,而且要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慢慢的去問到問題的最根源與最核心。

如果反向的問問題:
  • 如果你的子女已經是國立知名大學畢業了,你確定他就會找到想要的工作? 更重要的問題是: 你確定他就會快樂一輩子? 成為工程師、醫師、教師、公務人員後就會快樂嗎 ?
  • 為什麼德國、瑞典、芬蘭等國家的家長就不會注重有沒有大學畢業,但他們年輕人的競爭力在世界上是名列前矛的,為什麼 ? 最根本的原因是社會的環境嗎 ? 還是父母本身仍然是以工業時期(大量生產)的舊觀念在看學歷 ?
  • 如果你只是高中職畢業,但你已經很確定自己的熱情在那一方面了,你對你未來的方向或就業,還會很擔心嗎?


所以,要問到問題的最核心時,可以把一般上班族父母最擔心的「子女未來就業與競爭力」的問題,再更進一步的思考。

如果一般父母都認為要大學畢業才找得到工作,但真正問問題的方向會不會是:
  • 企業真的一定要用大學畢業生來做新人的工作嗎?
  • 如果有大學畢業與高中職畢業的兩個新人,在進入公司做同一類型的工作與學習半年後,表現有差別很大嗎 ?
  • 如果有人力銀行或新聞媒体,願意大規模的去各種大型或中小型企業做調查與實際做半年或一年的測試,大學畢業生與高中職畢業生的工作表現,真的有很大的差別嗎?


要有上面問題的答案,也需要做出相當廣泛的市場調查與能問對企業問題。所以問問題的練習是很重要的。

當然,台灣的企業是否有國際競爭力,是否有掌握未來趨勢的能力也有關,不然,企業找人的思考與心態也是沒有跳出原來大規模標準製造的思維。而且,很多負責為公司應徵新人的主管,自己本身就不知道如何選出有創造力的人才,或知道如何面試出一個新人的工作態度。

如果企業知道可以用一種面試方法或面試情境,可以把一個新人的企圖心與工作態度給測試出來,那會如何?

看下面這個Youtube上的找新人例子(不算是很好,但可以做基本方向的參考):

國泰人壽101年業務菁英招募計畫_下雨天篇



換個角度再思考。

不管一個人的學歷如何,身為一個人的基本慾望與需求會是相當一致的。
如果人生的幸福或快樂的源頭是要有充實感與成就感,大學學歷在一個人的人生旅程上,跟幸福或快樂的相關度是有多高 ?
現在台灣的阿基師,陳樹菊都過得很快樂與充實,但他們的選擇跟學歷有何關係呢?
如果不跳出學歷或文憑框框的思考,就只會在教育制度裡改來改去,基本的人性一樣沒變,也就是父母想要自己小孩高人一等,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心態是一樣沒變的。
如果沒有跳出思考的框框或以獨立思考去深入問問題的源頭,就無法真正解決大環境教育的問題。


如果家長的心態一直是把教育自己的小孩,尤其把發掘自己小孩的興趣與熱情的責任,外包給安親班,才藝班,補習班與學校老師。家長只要付錢就好,其他就盯著老師的教學進度與小孩的成績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全班前幾名。這樣的小孩讀到高中畢業後,當然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選大學與科系時,就很容易以當時最熱門的職業去選擇。



現在的家長跟過去(四十年前)的家長最大的差別與挑戰在於,要把未來的趨勢也考慮進去。但對於絕大部分的家長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困難或盲點。有些家長的困難是不懂得如何看趨勢或沒有時間去注意大環境的趨勢,但更多的家長卻是分不清「流行」與「趨勢」的差別,誤把流行當趨勢。

以前很多家長或高中生看到當時最受社會尊敬與高薪職業的是醫生(或律師),結果只要學生的讀書成績好,就希望進入醫學院去當醫生。但現在來看呢? 醫生是相對低薪的(以工作小時數與壓力指數等的綜合評比來看)。當然,醫生這個職業在未來還是很需要的,所以未來的醫生還有可能重新變成受尊敬且高薪又有合理工作時數的職業。

台灣之前有很多的電子新貴,因為有高額的股票分紅,造成很多大學的電子、電機或光電科系成為最熱門科系,但誰會知道後來的股票分紅會費用化呢? 誰會知道台灣的「四大慘業」會如此快速的到來呢 ?

到現在很多學生因為大陸來台觀光的人數變多,相對於台灣其他產業的沒競爭力與低薪,例如王品集團的相對高福利,造成很多學生會去選讀觀光、休閒或餐飲相關科系。但幾年後的未來呢?
過去已經那麼多次的經驗了,會因為當時最受媒体報導而去選擇熱門科系的學生有很多。當這些學生四年後畢業了,卻只有少部分的人有受益。但為何現在還有那麼多學生與家長會去選熱門科系呢?


對未來趨勢的思考:

  1. 如果像哈佛或MIT(麻省理工學院)都在將來開放所有人上網選讀各種課程與考試,同時也會給予學分或証書或認証時,全世界的大學還會剩幾間? 再加上如果上課方式與考試評量的方式,可以讓網路上所有修同一門課的全世界學生互評時,一個知名教師就能夠同時一次教超過十萬名學生(或更多)。那時,全世界的老師或教授會有多少人失業? 如果你是現任數學老師,問問你自己,你是全世界最會教數學的前十名嗎?
  2. 要是未來的世界是明確以創造力為競爭條件呢? 而且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國外的知名大學去學習呢? 台灣大學在全世界還能保有競爭力嗎?
  3. 如果未來的教育体制是由學生與家長在網路雲端世界中,借由各種與其他全世界的學生或小孩的互動或團体遊戲中,再讓家長與學生決定將來要學什麼專科或專長時,這時候還需要進大學嗎 ?  整個世界不就已經是最新與最多元的大學了嗎?
  4. 如果你的子女已經是讀高中了,我想問做父母的,你的上網蒐尋資訊的能力與手機應用能力,有比你的子女強嗎? 這種全世界快速連結的趨勢會有回頭路嗎? 做父母的要想一想,從你唸小學到現在,有多少行業是完全消失了?(例如,還有人在賣草鞋嗎?) 現有大學科系或教學內容,對你子女的未來有用嗎?

如果父母要對子女儘到教育的責任,我認為到高中(職)畢業就好了。讀大學是在小孩自己本身已經相當確定要往那個方向(專業)的發展時,「主動」去讀才有效。「被動」的在父母安排下,或照著一般人的直線式人生軌道去走,當高中畢業了,就去選一個看起來有未來的科系去讀,這樣反而是對自己小孩不負責任的。
大學時間過得快,很多人花了四年的時間也不確定自己的興趣,然後就要面臨就業的真實考驗。也有很多人的家庭經濟還可以,就讓小孩繼續考研究所(master degree)。但真正的問題(子女自己的興趣與專長)還是沒有解決,考研究所或大學延畢都只是一種形式的拖延心態而已。


在現有体制下教出來的小孩,很多很會考試,但不會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很多讀私立名校的小孩很會比家長的財力,或比家長的社會階級,但卻沒有同理心。
如果一切都如家長的安排,小孩本身也很會考試,從小到大都很順利的經常考第一名,最後進入社會如願成為很多「社會菁英」的職業: 如法官、律師、醫生。但這樣「平順」又「高人一等」的人生經歷,真的會知道社會一般大眾所遇到的問題嗎? 會知道如何解決或判定社會問題嗎?

以台灣之前常出現的「恐龍法官」,如果你去查一查這些被人稱為「恐龍法官」的人生學經歷時,你會不會想知道問題源頭是什麼? 如果一個人很會考試,但從來沒有任何社會經歷,直接從体制內一路考試就考上法官。當你真正遇到需要上法院的事而碰到這樣的法官時,你會有什麼感想 ?



另外,教育也是要遵守最基本的供需原則(以生態觀念來說,就是可持續性原則)。像現在大學供過於求了,學生變成是老師的客戶(提供教師生存下去的衣食父母),學生不喜歡讀書,老師也不敢當學生,而大學如果要一直存活下去,就要靠政府補助(納稅人繳的錢),這樣可以持續下去嗎? 現在的政府還有錢嗎?


也可以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學業成績:
經濟學裡有一個重要觀念是「邊際效益」,以最生活化的解釋可以用吃蛋糕來舉例。當你很喜歡吃蛋糕而且又有一點餓時,吃第一塊蛋糕感覺會最滿足,也就是邊際效益最高。當你接下來繼續吃時,每多吃一塊蛋糕的滿足感就越減少,也就是邊際效益在減少。如果你是參加吃蛋糕大賽時,你會一直吃到吃不下,甚至看到蛋糕會想要吐了,這就是邊際效益已經到負值了。
以台灣教育與考試方式下的學業成績也是一樣。當不去補習的學習成績是可以考到75到80分,但到補習班的密集考試與練習後,可以考到95到100分時,一般家長就以為這個補習班很不錯。但為了要達到這多出來的20分差異,卻要犧性小孩的休息與遊戲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失去小孩自我探索與自我了解所必需要有的「無聊時間」。小孩的創造力也會慢慢的被消磨與犧性。這多出來的20分的邊際效益是正的? 還是負的 ?


好的教育方式還是那一句老話 _「因材施教」,但問題就在於太多家長已經是相當根深蒂固的觀念__「高學歷就是有好的競爭力」。太多家長有這種菁英教育迷思(或文憑迷思)才是整個社會的教育問題根源,如果根源問題的「因」不解決,從各種不同的教改政策去努力都沒有用(因為那是「果」),不管考試方式如何的改,補習班依然會生意興隆。


那些是因? 那些是果?
是學生素質差嗎? 是廣設大學嗎? 是老師教學內容跟不上時代嗎? 是老師找不到學生的動機嗎?
學校教育環境是因嗎? 還是家庭教育? 還是家長的觀念?


附註:
這篇是獨立思考問問題的第二篇,最主要還是要讓讀者練習問問題,然後可以進一步的找出整個複雜問題的最根源。這一篇「為什麼讀大學」跟第一篇的「面對高房價 你為何不生氣」是針對不同讀者群而寫的,但根本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越來越多人能夠更深入的思考問題,希望讓台灣或全世界有個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