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3: 訓練想像力



這篇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第三篇,也是進階篇,建議想要真正擁有獨立思考的讀者,還是要先讓自己練習前兩篇的內容,做為打基礎用,並讓自己大腦內有多種材料可以在將來使用。到了獨立思考的進階能力後,才能發揮自己獨特的「創新能力」、「推理能力」、「聯想力」(或跨領域的連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最高階的--「從複雜事件中找到最根源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我正在蘊釀的能力。例如: 台灣現在面臨人才流失、低薪高失業率與政府債台高築的現狀下,如何找到最根源的問題來解決?)


在第二篇中,我有列出八個相關因素: 大量閱讀,多問為什麼,多接觸不同文化的人或事物,培養觀察力,練習(數學)推理能力建立(數學)機率的觀念,培養耐心,訓練想像力等等。
而上面三項有劃底線的,我已用兩篇文章(「多問為什麼」與「學數學有什麼用」)特別拿出來討論了。接下有必要特別討論的就是「訓練想像力」。

如果你是作家、畫家或音樂家,想像力在創作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但其實所有行業的人都需要具備相當的想像力,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上表現出色或在人生上完成夢想。就像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的偉大科學家,除了他自己天才的計算與推理能力外,他自己也說: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一般人都會有基本的想像能力,例如平常無聊時做的白日夢與幻想等等。

但我要讓讀者訓練的想像力是會跟生活與就業有非常大幫助的一種「可控制的想像能力」。這種能力跟每個人的「人生歷練」、「用心生活」與「心態開放」的程度有正相關。也就是說當你越用心的過生活,或者說越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時,你就越能把這種想像力發揮出來,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在生活上與工作上,可以更得心應手或完成別人認為不容易完成的事情。

練習的原則很簡單,但要讀者多用心体會與練習才能得心應手。

練習原則: 音量軸的滑鈕觀念(如下圖),把一件事或一個觀念,從原來的現狀放大、拉長、變多或變形,然後再跟原來的現狀做比對。這樣的練習對有大量閱讀或豐富人生經歷的人越可以有多種變化與創意產生。下圖所列出來的幾種主題是我最常用的,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創造出自己的主題。

我在其他文章中就已經有用過如下圖某一些主題的滑鈕方式,來駁斥一些媒体與廣告的說法,或說服很多人改變他們原來的觀念。
我讓讀者先玩一玩類似連連看的遊戲,就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如何用下圖各主題的滑鈕來練習想像力。
遊戲方式: 請到我下面列出連結的文章內容中,找出每一篇文章中的那些「例子」是使用下圖那一個(或那幾個)主題的滑鈕觀念。

連結文章:
獨立思考與宗教信仰-1

獨立思考與傳播媒體-1

獨立思考與俗語-1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1: 多問為什麼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2: 保持好奇心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2: 吃素是慈悲? 是愛護地球?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4: 生命軌跡與一連串的選擇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6: 學數學有什麼用?




不同主題的滑鈕觀念圖示如下: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2: 保持好奇心


前言:
這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第二篇,所以有必要延續第一篇--「多問為什麼」的精神,才能把獨立思考的習慣更完整的安裝(install)到讀者大腦的「反應模式」中。所以,我在接下來所舉出的事例或問題之後,我只會列出一部分的答案,其他可能的答案,要由讀者自己去聯想,去更深入或更廣泛的問「為什麼」,進而找到屬於讀者個人的答案。既然讀者想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當然不能期望別人給你一些「標準答案」讓你背起來就好。



其實,如果你在讀第一篇時或讀完不久後,就會想問: 會讓一個人想要去問「為什麼 」的原因(或源頭)是什麼? (如果有,恭喜你! 你成為5%擁有獨立思考人口之一的機率大大增加了!)

對於上面的問題,我的答案就是: 好奇心。

如果要列出培養或訓練獨立思考能力的相關因素,我可以列出如: 大量閱讀,多問為什麼,多接觸不同文化的人或事物,培養觀察力,練習(數學)推理能力,建立(數學)機率的觀念,培養耐心,訓練想像力等等。上面前四項是培養獨立思考的基礎能力,而其源頭其實也是「好奇心」。而後面四項是培養獨立思考的進階能力。但要有進階能力也要先具備有相當的基礎能力或習慣才可以。

所以「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


好奇心是絕大部分人與生俱來的能力。每個小嬰兒對父母的動作與語言、對外界任何剌激都有非常大的好奇心,會主動的想要去觸摸、去模倣、去學習。只是到年齡越大時,好奇心卻越來越下降。

「為什麼」年齡大了,好奇心就會下降?
主要的原因如下:
1.      未知與已知: 生命有探索未知的本能與衝動。當小嬰兒能力不足時,與父母或外界的剌激無法互動時,只會使用天生的表達能力--「哭」。當嬰兒長大到學會其他能力如坐或爬行時,就已經會對已知或重覆的事沒興趣,而只對未知或不應發生的事有好奇心與興趣。例如有些對嬰兒的實驗就把一件東西放入盒子中或用木板檔住讓嬰兒看這個過程,當從盒子倒出來或把木板移開很多次後,結果是一樣時,嬰兒很快就沒有興趣而坐不住或開始注意其他事。但如果從盒子倒出來或木板移開後的東西不是原來的東西,或東西變不見了,嬰兒的眼睛會瞪大,而且持續一直看。當人們越長越大,能力也學會越多時,自然對已經學會的或已經熟悉的東西沒有好奇心了。
2.      個別特質: 每個人對週遭環境有不同程度的好奇心。以開冰箱為例,每個現代人從小到大不知道會開開關關過多少次冰箱。當你在幼兒時,對冰箱內有那麼多好吃的東西或好喝的飲料,你會很好奇,會自己經常想去開。但長到比較大後,如果一個人對吃是比較有興趣時,會衍生出來的好奇心可能會是想要知道那些食物與那些食物搭配(或烹調)後的味道會是如何。而對微生物有興趣的人,長大後則可能會想要知道為何有些食物會比較容易腐壞,或什麼溫度與環境下會讓食物比較不會腐壞。而對物理有興趣的人,可能在小時候就會對冰箱為什麼可以把溫度變低很好奇,而開冰箱(或拆冰箱)可能只是要去查冰箱後面(或下面)的壓縮機的線路是如何分佈的。但如果一個人的興趣跟冰箱沒有任何關連時,從小到大對開冰箱這件事,大概就只跟肚子餓或口渴有關,不會跟好奇心有關。
3.      教育環境: 教育環境包括家庭、學校與整個國家社會的体制、觀念或風俗習慣。這一點事實上是讓好奇心在不同人產生差別的最大因素。如果你觀察大部分台灣父母對幼兒子女的教育模式,最常聽到的三個字就是: 「不可以」。幼兒對很多事情不了解,會想去觸摸或嚐試,但很多父母擔心太多不必要的事,而造成幼兒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大幅降低或接觸新事物的學習機會大幅減少。例如很多家長不敢讓幼兒在沙堆裡玩或在地上玩新玩具,因為怕把沙或玩具放到嘴裡會生病(但小孩本身体內的抗体與免疫力,就是要在這段時間建立與累積)。到了進入學校環境時(包括很多幼稚園或托兒所),為了要統一課程與團体生活(或管理方便),小孩子的個別特質與好奇心就更被進一步的壓制。以國小來講,很多實驗或統計數據都顯示,剛進小學的小一學生,創造力與好奇心是最強的,一旦升到小學六年級時,創造力與好奇心都不到小一的一半。到了考大學時,更是被升學考試的壓力與環境訓練到只會背標準答案,對外界不熟悉的事物也不關心了。台灣新聞經常看到很多大學校長或企業家批評,現在的大學生沒有國際觀,對台灣以外的國際情勢了解非常的少。即便是精通網路世界的一世代,也只注意最流行的娛樂或運動賽事或最好玩(Kuso)的新鮮事物而已。

要保持如幼兒般的好奇心,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原來看事情的心態開放。很多人原來以為很理所當然的事或自認為很熟悉的事,其實是沒有好奇心下的自我封閉而已。我用影響好奇心最大因素的「教育環境」來舉例。

例如: 我沒有小孩,但如果我要對其他有小孩的同輩親戚,提供一些他們對小孩教育的建議時,我的同輩親戚通常一開始都不會很認真聽,甚至完全不屑我的建議。最常用的理由是: 我沒生小孩,所以我不知道他們帶小孩或教小孩的困難。或者會說他們生的小孩,每天生活在一起,他們最了解每個小孩的個性。

其實他們沒說出口的話就是: 你自己沒有生小孩,竟然敢來教我們如何教我們的小孩?

這些是一般人常有的看事情角度與結論,但我對台灣教育方式的好奇心與多年來的資料蒐集,到後來,讓我的親戚們對我所提供的親子教育相關資訊與建議,都有非常正面的反應,甚至有些沒有聽到或收到我的最新資訊的親戚,也會跟其他人要來看或複製一份。

我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我對教育環境的好奇心開始於我讀國一時,有一次我看到我祖母在餵我小堂弟吃飯的狀況。我小堂弟當時約三歲,喜歡到處玩到處跑,在大家吃飯時不願一起吃,等到大家都吃完了,我祖母就用碗裝好飯與菜,在小堂弟後面要求一口一口的吃,邊玩邊吃。我小堂弟要吃完一餐,需要花一小時以上。我當時就問我祖母: 為什麼要這樣餵他吃飯? 他不吃就讓他餓,等到他多餓幾次就會學乖了,以後就會在吃飯時間把飯吃完了。
我祖母笑著跟我說: "大家都是這樣做的,你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被我跟你媽餵大的,還敢說要你堂弟去餓肚子! "
我當時第一次知道我也是這樣被餵大的,而我沒有進一步反應,但我心裡就很好奇,一定有其他家庭或其他國家的人不是這樣餵小孩吃飯的。一直等到後來我讀專科時,我從雜誌與報紙都有看到德國人教小孩的方式,其中一篇就有拿台灣人餵小孩的方式(完全跟我祖母餵我小堂弟的方式一模一樣)與德國人訓練小孩吃飯的規矩來做比較。德國人遇到小孩子只顧著玩而不願意在吃飯時間內把飯吃完時,就真的會讓小孩子餓肚子,就算小孩半夜餓到哭,父母也不會改變心意,結果真的有效。小孩子以後就會乖乖在餐桌上好好吃完飯,就跟我國一時對我祖母講的話完全一樣!
從此以後,我對教育相關的好奇心就更強烈了,再加上我對心理學很有興趣,雖然我專科是讀工業管理,但我卻主動去看跟心理學相關的很多書(包含大學心理學系的教科書與一般大眾心理學叢書)。從心理學到教育相關的書、報紙與雜誌報導,我陸陸續續有收集好多文章與剪報。
當我累積多年的教育相關資訊後,再碰上我同輩親戚們教小孩的觀念與心態時,一開始也是完全沒有被接受。後來我經常用一些名人的成長故事與一些比較強硬的話語,才讓他們慢慢開始轉變心態。
我有一次很不客氣的說: 難道每一個人一旦生了小孩,當了父母後,就自動變成聖人? 自動變成為科學家或音樂家? 自動變成教育專家? 難道台灣人的教育方式是全世界最好的? 你們以為對自己的小孩很了解,也只是因為你們用固定的教養方式去教你們的小孩,對你們小孩的固定剌激方式,所以你們對你們小孩的固定反應方式也很熟悉。要是你的小孩是某方面的天才呢? 你一直用的教育方式可以把你們小孩的天賦展現出來嗎? 很多偉人、音樂家或科學家在小時候是被家長或小學老師認為沒有出息的,或很不守規矩的,但後來遇到專業的老師或醫生的教導或提醒,才讓小孩的天才真正的展現出來。我後來就陸陸續續的舉出許多名人小時候的狀況,與後來父母觀念與態度的改變後,名人的天份才被發掘的一些故事。我後來也經常明示或暗示我的同輩親戚們,要是他們的小孩是某方面的天才,如果以他們原來封閉的教育觀念去教導,會不會耽誤了小孩子的一生?

就這樣,我對教育環境的好奇心,加上多年大量蒐集資訊的毅力與耐心,也改變了我同輩親戚們教育的觀念與心態,更有些也對其他國家(如德國、猶太民族)的教育方式有了好奇心,同時也擴大了他們的視野。

好奇心不用特別訓練與培養,因為它本來就有,只是一般人太習慣用原來的觀念與想法過日子而讓它一直埋藏在每個人的心底深處而已。


附註: 我以前蒐集的文章與剪報很多都已丟掉了。因為現在網路世界要找資料更容易了。
關於在小時候被誤解的天才與後來遇到恩人(像是良駒遇到伯樂)的故事,可以看看這個非常受歡迎的演講。這是從TED的網站找到的。

**不會英文的人也可在該影片下方有繁中、簡中的字幕可以選擇**